“种着甜瓜,守着农场,散步有长廊,看书有书屋,咱农民的日子比蜜还甜!”日前,在衡水市阜城县蒋坊乡邓屯村,种植户丁志普望着大棚里硕果累累的博阳甜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个仅有75户、220人的小村庄,如今已成为衡水市乡村振兴的标杆村,先后获评省级美丽乡村、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

筑牢“火车头”,党建引领强根基。邓屯村始终把党建摆在首位,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平均年龄降至36岁,16名党员成为乡村发展的 “主心骨”。通过开展党员创星、示范岗挂牌、志愿服务队组建等活动,构建“党委抓支部、支部带农户”的帮扶模式,创新“1+1”结对帮扶、“1+10”联系户制度,21户脱贫户全部稳定脱贫。村“两委”还累计办结“开门一件事”96件:投资2万元建20吨地泵方便瓜农交易;修建5座扬水站节约灌溉成本;组建法律服务团队化解矛盾……一桩桩实事,让村民真切感受到了生活的新变化。

激活“产业引擎”,多元发展添动力。该村立足“农耕文化小镇”定位,走出一条“多元产业促增收”的新路。村“两委”带头赴外地取经,改良培育博阳系列甜瓜品种,近百亩甜瓜种植基地每亩均收入超2万元,成为村民致富“甜蜜产业”。同时,村里盘活闲置资源,将10亩废弃坑塘变为生态垂钓园,年产值达20余万元;打造30亩生态农场,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认领菜地、体验农耕;200千瓦光伏电站和温室大棚租赁等项目,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土地流转有租金、大棚务工有薪金、光伏分红有股金,我们的收入渠道越来越宽。”村民们细数着增收账,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如今,“种植+文旅+光伏”的多元增收格局已在邓屯村成熟成型。

绘就“宜居画卷”,文明新风暖人心。村庄美、乡风好,民生福祉才能落地生根。近年来,邓屯村累计硬化巷道8000平方米、田间道路2100米,绿化1600平方米,安装节能路灯30盏、高清监控40个,完成72户改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乡风文明建设上,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修订村规民约,评选出美丽庭院60户、县级以上文明户10余户,文明节俭蔚然成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法治文化长廊等阵地建设,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通讯员:殷建强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