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市长江东路小学入学报名现场,登记即可领取的“免费校服”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好评。有网友表示,这种做法不仅节省了资源,也减轻了家庭负担,建议全国推广。
作为中小学生群体的标志性服饰,整齐划一的校服不仅便于学校实施统一管理,还能有效防止学生之间产生攀比心理。然而,在这一成长阶段,学生身体发育速度较快,不少校服尚未破损便已不合身,如何妥善处置这些淘汰的校服成为难题。部分家庭选择将校服留存作为纪念,有些通过二手交易或捐赠的方式使其得以再利用,也有不少人直接将其丢弃。从家庭层面看,购置一套校服往往需要花费数百元,将仍有使用价值的校服闲置或丢弃,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从国家层面看,鉴于中小学在校学生数量众多,每年因更换校服而产生的大量废旧衣物,既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产生环境污染。长江东路小学所推行的校服循环利用模式,即收集毕业生捐赠的校服以及高年级学生“以旧换旧”的校服,统一送往专业机构进行清洗、消毒后,再免费发放给低年级学生使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在他们心中播下勤俭节约的种子。
事实上,早在2015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就提出要探索校服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等回收利用机制。然而,这一倡议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收效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部分家长对孩子穿着他人“旧衣服”可能遭遇的歧视现象心存忧虑,同时对校服的卫生安全问题有所顾虑。
推广校服循环使用,我们要付出更多努力。学校应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校服回收再利用机制,对回收校服的检验、清洁、消毒程序严格把关,消除学生家长的安全顾虑。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校服循环利用的支持、监督和宣传,帮助家长及学生转变观念,培养节俭品德。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