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建设、强化儿童全周期健康管理、促进医疗机构儿科服务能力提升、推动产科儿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近年来,为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衡水市不断提升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强化儿童健康服务保障,打造高质量儿童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及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全市5家机构按照“生育友好医院建设标准”完成建设,8家机构按照“儿童友好医院建设标准”完成建设。强化儿童全周期健康管理,开展新生儿早期保健技术推广应用,普及母乳喂养等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脱贫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发放营养包6.1万盒,惠及1.17万人;开展0到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管理率93.68%,惠及16.46万人;开展0到6岁儿童接受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92.60%,惠及16.27万人;建立0到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三级筛查网络,筛查9.98万人。完善服务体系,全市二级以上妇幼保健院儿科服务实现全覆盖。规范基层服务流程,优化服务内容,将出生缺陷筛查、贫血和营养不良监测、心理健康筛查等作为重点纳入儿童健康管理,针对高危儿童建立专案管理和绿色转诊通道,实现服务质量与健康指标双提升。
提升群众接种便利度。开发“衡水市疫苗接种导航”智慧小程序,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方便妇幼等群众接种。截至目前,以乡镇为单位8种常规免疫规划疫苗出生队列接种率达标乡镇占比为100%。2024年,我市将“为14周岁女童免费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列为民生实事,全年14周岁女童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人数达10511人,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9倍。2025年已接种6457人次,有意愿接种人群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100%。提升儿童健康服务能力,2025年起,我市启动儿童健康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围绕“1+N”(“1”为儿童营养门诊,“N”为口腔、心理、近视防控等重点建设门诊)核心内容,选取两个县市区,分别给予50万元资金支持,创新提升我市儿童保健服务能力,推动儿童健康管理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促进医疗机构儿科和产科服务能力提升。目前,全市15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部开设儿科门诊,14家能提供住院服务;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儿科设置实现全覆盖,并均能提供妇产科中医药服务;依托市级质控中心强化儿科、产科培训,累计培训儿科转岗医师28人,建立质控机制提升医疗质量。
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产科儿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将产科、儿科建设作为京衡中医药“名片”工程和京衡医疗协同发展“名片”工程西医版的重要发展内容,积极引入京津石等地优质医疗资源,促进我市临床专科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妇女保健特色门诊1个、儿科省级重点专科(含中医优势专科)3个、产科省级重点专科1个。北京儿童医院巩纯秀名医团队在市妇幼保健院设立“儿童生长发育实验基地”,提升我市对生长发育疾病的诊疗能力;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耿嘉玮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佟庆教授在我市建立妇产科名医传承工作分站,定期出诊带教,为育龄妇女提供个性化孕前调理服务;北京按摩医院邱丽漪教授在市妇幼保健院设立名医传承工作分站,培养中医学科继承人,成功引进小儿推拿、中药贴敷等8项中医特色技术。同时,建立衡水市妇幼保健院联盟,由妇幼保健院牵头整合区域内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转诊,打通高危管理、技术帮扶、随访服务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