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金”是农村金融事业发展的时代参与者和历史见证人。一个普通的挎包、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摞发黄的账簿、一双百搭的胶鞋,走千山万水、访千家万户、道千言万语、尝千辛万苦,他们皮肤黝黑,衣装朴素,目光坚毅,精气神十足,这就是“老农金”“老信贷员”的集体素描。一代代“老农金”不忘初心、肩扛使命,将党的政策和金融服务送到广大乡村、家家户户、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助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为农商银行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枣强农商银行在几十年文化沉淀和砥砺奋进中,接续传承“老农金”精神,从手工账本到智慧厅堂,从普通挎包到移动展业,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服务者的初心、恒心与匠心,用专业与热忱照亮客户的金融之路,书写着新时代“农金人”的温暖篇章。


初心为本,以责任意识筑牢服务根基。为解决老年客群业务办理不便的问题,只要客户提出需求,网点工作人员便立即驱车前往客户家中提供上门服务。应客户需求,康马支行、滕村支行、加会支行、石村支行等网点工作人员携带移动设备走进客户家中,高效完成信息录入、影像采集与业务激活等全部流程,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社保卡换发、银行卡激活、账户密码重置等业务,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同时,向老人及其家属详细介绍金融产品功能和使用方法,在银行卡背面备注服务电话,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客户及家人对我行工作人员体贴细致的服务连连称赞。


匠心为刃,以专业能力破解服务痛点。为解决上班族工作时间与业务办理时间不对称问题,裘都分理处、宅城支行、娄子支行网点组建专业服务小分队,走进大营第二小学、中国电信枣强分公司、大营实验小学等,搭建临时服务站点,为师生及企业员工提供社保卡集中换发服务,业务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解答客户在业务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难题,手把手指导大家如何使用手机银行进行明细查询、转账汇款、生活缴费等操作,大家纷纷表示,“平时工作繁忙,很难抽出时间去银行办理业务。有了这个临时服务站点,足不出户就能轻松解决金融问题,真是太方便了”。


恒心为绳,以持续服务拉近客户距离。为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张米支行、流常支行等网点下沉服务重心,携带移动终端设备与宣传手册走进村庄,开展手机银行激活、客户信息维护、数币钱包开通及“金融夜校惠民生”活动。工作人员把银行柜台“搬”到了村民家门口,切实解决农村老年群体出行不便、办理业务困难等痛点,现场提供社保卡开立、激活、密码重置等一站式服务。同时,组织村民开展金融夜校活动,向村民普及存款保险、反洗钱、防范非法集资、反电诈等金融知识,通过现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让村民在轻松氛围中掌握金融安全知识。


“老农金”精神是农商银行薪火相传的传家宝,体现了农商银行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不变情怀。新时代,枣强农商银行全体干部职工将继续把服务根植于心、外化于形,沿着“老农金”开拓的道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焕发新的活力。


通讯员: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