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社保卡,可以有多少种功能?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人社服务……在京津冀,三地参保居民持社保卡就能享受到这么多的便捷服务,而且这份民生清单还在不断延长。
截至今年1月底,河北省社保卡持卡人数7613万人,电子社保卡覆盖率达90.6%,居全国第三。京津冀社保卡持卡人数1.17亿人,基本实现“人手一卡”。这就意味着1.17亿张社保卡,能够在京津冀区域内一卡多用、跨省通用。
这张小小的卡片,如何变身成“民生万能卡”,又如何实现一卡通刷三地?
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是加快推进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重要举措。两年前,刚实现社保卡三地通用的时候,居民们顶多能买个药、看个病,通用但不够用,也不太好用。
为了让“一卡通”通用又好用,去年5月,京津冀三地共同发布京津冀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场景,明确了居民服务“一卡通”的具体使用场景;去年9月,三地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的方式,出台了推进京津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规定。
为进一步拓宽应用项目清单和应用场景,三地共同编制“一卡通”应用项目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及时向社会公布。针对老百姓使用社保卡的高频场景,重点明确“一卡通”在人社服务事项、医疗机构、交通线路、旅游景区、博物馆、图书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从一卡通行、一卡通办、一卡通结到一卡通览、一卡通游、一卡通阅,如今,这张小小社保卡不断解锁着新场景,让越来越多的京津冀居民享受到社保卡带来的便捷服务。
截至2024年底,京津冀社保卡实现了25项人社服务事项、6.4万多家医疗机构、3900多条交通线路、193家旅游景区、23家博物馆、171家图书馆等“一卡通”应用,京津冀“一卡通”已累计服务4.9亿人次。
编辑:姜长淼
来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