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加强作风建设的征程中,纠治“四风”犹如一场深刻的自我净化之旅,它关乎党心民心,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进退。而这场战役,绝非宏大叙事般的高谈阔论,关键在于从细微处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细微之处往往是问题的源头。“四风”问题看似宏大,实则体现在日常的点滴之中。一次不必要的公款宴请、一份超标准的办公用品采购、一句对群众的冷言冷语,这些都可能成为“四风”的温床。党员干部若忽视这些小节,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不良作风侵蚀。正如《荀子・大略》所言:“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只有时刻警惕这些小问题,才能筑牢作风建设的坚固堤坝。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纠治“四风”需从拒腐防变的微小之处做起。每一份红包礼金,都可能成为腐蚀党性的诱饵;每一次违规接待,都可能让纪律底线失守。党员干部当如《周易》所倡导的“君子慎独,闲邪存诚”,在独处之时,面对微小诱惑,坚守本心。莫要因贪图一时之利,而背离入党的初心与誓言。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何让党员干部远离“四风”的侵扰,关键在于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简朴的生活作风。奢侈浪费之风,往往源于内心的贪婪与虚荣;官僚主义作风,则是因脱离群众、忘却服务宗旨。党员干部应如《道德经》所言:“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断自我修炼,追求精神的富足而非物质的奢侈,才能在作风之路上行稳致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风建设不能仅停留在文件与口号,要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点滴行动中。“四风”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实践去发现与纠正。党员干部要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了解群众的疾苦与诉求。如《孟子・梁惠王上》所云:“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与群众同甘共苦,才能真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让作风建设落地生根。
纠治“四风”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持久战,只有坚持从细微处入手,从细节上发力,才能让清正廉洁之风永远吹拂在新时代的征途上,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保驾护航,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支持。(绵阳科技城新区 李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