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普惠金融活水更快、更准地流向小微企业,润泽实体经济沃土,今年以来,枣强农商银行高度重视,积极响应省联社“一池两新万企”行动要求,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有效整合全行资源,构建一条精准对接、细致关怀、可靠保障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路径,以金融力量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高位引领谋布局,精准施策强推进。枣强农商银行从服务大局的战略高度谋篇布局,坚持主动融入、一体推进,确保“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取得务实成效。一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枣强农商银行“一池两新万企”行动方案》、《“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宣传活动实施方案》、《新“三信”工作操作指引》和《新“双基”工作操作指引》等制度文件,进一步明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及时间节点,构建班子包联、部室联动、网点发力、全员作战的工作机制,为统筹推进新“三信”和新“双基”创建工作提供根本遵循。二是强化全流程培训。围绕金融产品知识、营销话术技巧、走访工作流程、客户风险识别等,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综合业务能力。三是完善督导机制。每日晒绩晾单、每周调度推进,每月总结考核,对行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交流,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加大监督力度。四是配套制定新“双基”、新“三信”考核办法,激发走访营销内生动力。同时,完善尽职免责制度,营造全行“敢贷、愿贷、能贷”的良好氛围,为基层信贷人员解除后顾之忧。
制定“一揽子”措施,全面满足融资需求。为切实推动“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尽快取得实质性成效,枣强农商银行围绕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制定“一揽子”系列措施。一是强化政银企对接。专班建立以来,该行积极对接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密切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对接组织部,持续跟进“1+5”模式;对接民政局,对县域养老机构逐户排摸走访,形成服务清单,发力养老金融。截至3月末,已为3家养老机构提供220万元资金支持;对接乡镇党委和村两委,争取当地支持。通过政银企对接会、金融夜校、金融大集等,为经营主体送产品、送政策、送服务。截至3月末,共召开银企对接会2场,收集企业信息和需求1000余份。二是加大走访力度。抽调38名业务骨干成立走访小组,集中力量主动对接县域四个工业园区;为各网点精准匹配企业名单,举全行之力加大走访对接力度,深入了解企业融资需求,适配金融产品。截至3月末,该行已对接各类主体5912 家,为小微企业授信 2.95 亿元,用信 2.88亿元。走访新市民、新主体 1125 户,建档评级 912户,发放贷款 152 户、1625万元。三是优化金融服务。为精准快速响应客户诉求,确保流程畅通,枣强农商银行简化手续,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开辟绿色通道,实行限时办结制度,从洞察客户深层次需求入手,不断提升客户体验,拓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供需两端齐发力 精准破解融资难题。为有效应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枣强农商银行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统筹推进问题解决。一是定制产品方案匹配客户需求。“一池两新万企”行动期间,枣强农商银行创新创优各类产品,针对复合材料行业、农林牧渔业行业,科技型企业,大学生、退役军人创业群体等推出“兴业贷”、“兴农贷”、“专利贷”、“创业贷”、“拥军贷”等产品,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融资需求,简化审批流程,以最快速度将信贷资金精准送达。二是加大减费让利,减缓企业融资压力。对500万元以下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再下调50BP,绿色贷款、科技型、养老型贷款再下调30BP,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针对抵押类贷款,该行主动承担抵押登记费和评估费,企业除利息支出外其余费用应免尽免,真正将“降费让利”落到实处,让金融活水以更低成本滋养企业发展。三是充分运用新“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扎实开展新“双基”背靠背评议工作,完善新市民、新主体、农村新业态信息档案,守牢农村主阵地,加快信用资源向信用资本转化,为农业农村小微企业发展开辟便捷高效融资渠道。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枣强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创新,构建多元化金融供给体系,将普惠阳光播洒到农村金融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下阶段,该行将持续深化“一池两新万企”行动质效,全力书写“普惠金融”大文章,从政策传导、风险控制、金融科技应用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以真心实意的情怀担当、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周密部署、加快推进,靠前服务、精准对接,确保一池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百万家小微企业和农村各类市场主体,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讯员: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