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妈

韩彩萍

    老妈生于1937年,如今已是88岁高龄,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记。可她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关怀,从未改变。

  小时候在我们家,从来没有什么成文的家规。记忆里,老妈从来不打骂我们,更不会给我们讲大道理。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都很听话、争气,总是很令她省心。成年后才知道,我们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其实都是受益于老妈。她的言行,教会我们善良、勤奋和懂得感恩。

  老妈特别爱学习,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手里的电话,也换成了功能齐全的智能手机。她学会了微信视频聊天,更令我们瞠目的是,老妈还学会换头像和发红包。自从老妈学会了发红包,每到逢年过节都会发个红包,一家人在群里抢得不亦乐乎。她常说:“人必须学习,跟上时代适应社会,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

  老妈特别爱美。过去家里穷,孩子多、负担重,她把好东西都留给我们,自己一年到头都舍不得买新衣服。冬天就穿那件深蓝色粗布棉袄,夏天是白色的确良半袖——总是晚上洗了白天穿。如今老妈的衣服很多,颜色也不再单一。外甥女春晓每到老妈生日和过年,都会给她添置新衣服。老妈嘴上念叨着“别买了,衣服够穿了”,可穿上新衣服,心里还是美美的,整个人神采奕奕精神焕发,脸上洋溢着幸福。

  老妈也爱干净。她的被褥总是整整齐齐,床单也是平平整整。她常说:“人老了更要干净,不能让孩子们嫌弃。”

  老妈勤俭攒钱。在以前艰难困苦的年代,仅仅靠父亲一人挣钱养活一大家子人,多亏了老妈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她省吃俭用供我们读书,虽然自己文化不高,但她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在老妈的坚持和鼓励下,我们几个都考上了学,安排了工作。她说:“女孩子必须自立自强。”就是现在,老妈也时常告诫我们:“一定要学会存钱,花钱不能大手大脚。”每当家人遇到困难,老妈都会第一时间伸手援助,那看似取之不尽的积蓄,是她对家人深深的爱。

  老妈养大了儿女,看大了孙辈,还帮忙照看曾孙辈。前几年三姐没退休,家里找个保姆看孙子,又担心保姆初来乍到孩子不习惯,于是老妈果断搬到三姐家,和保姆一起照看孩子。

  老妈不仅是家人的依靠,也是亲朋好友的后盾。前段时间一亲戚遇到麻烦事来借钱,当时正赶上大姐没在家,于是老妈慷慨地拿出自己的钱给了她。还叮嘱:“先拿去救急用,困难是暂时的,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老妈用这句话激励着身边的人。

  老妈性格中最大的缺陷就是牵挂太多,顾虑太多。我们未成年时,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着她的神经,待我们成家立业后,儿女孙辈在哪儿,老妈的关注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辐射到哪儿。老妈活得通透,她爱我们,不愿意拖累我们,也不倚老卖老。

  老妈最大的心愿,就是子孙平安健康、有出息,她希望子女孙辈以及曾孙辈能够常常欢聚一堂。所以每年的重阳节,无论我们多忙,这一天都会团聚。因为重阳节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老人节,也是孙辈们给姥姥定下的庆生日,孩子们说姥姥不知道什么时候生日,那就定在重阳节吧。这天一家人欢聚一起,看着老妈幸福的笑容,我深感岁月静好、家庭美满是世间最美好的画面。

  天气暖和的时候,我经常会和大姐一起带老妈去公园走走,老妈一手牵着一个女儿,她很知足,很幸福。曾经为我们遮风挡雨的老妈,如今需要我们的照顾。牵着老妈的手,我和大姐多了几许感叹,几许心疼。只希望时光能慢些走,让我们可以一直牵着老妈粗糙却温暖的手,永远握住这份美丽的亲情。

  老妈的爱,如涓涓细流,滋养着我们。她教会我们爱与被爱,让家成为最温暖的港湾。未来的日子,愿我能成为她的依靠,就像她曾经守护我一样,陪她走过以后的岁岁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