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除夕的祝福渲染出新春的气氛,当万家的灯火汇聚出团圆的喜悦,有这样一群忙碌的身影,践行着“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铮铮誓言,彰显着“人道博爱、大医为民”的哈院风采,葆有着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的奋斗姿态,这就是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医务工作者的佳节写照。

 

“急”字当头,筑就妥妥的坚实健康堡垒

 

急诊是急危重症患者就医的必经之路,是医院救治的“第一战场”。对哈院“急诊人”来说,节日并无差别。急诊科主任王璞介绍,“今年春节假期,急诊工作多项指标创下历史新高:抢救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73.3%;收治患者比去年增加53.8%,农历正月初四把7人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急诊病房一‘床’难求,床位使用率一度高达110%……”王璞说:“岗位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过年!”哈院急诊科作为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强有力带动着衡水急救医学整体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在守护人民生命这件事上,他们“医”心护佑百姓心安。

 

除夕之夜,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党委书记郑辉,来到东院区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医康养中心看望在这里过年的94岁宋爷爷。


干字当头、主动作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哈院人再加力。春节期间,重症医学科病房里,“忙”构成了每日病房里的主旋律。作为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哈院重症医学科创造了收治45名危重症患者的历史记录。院内急会诊20余次,收治危重病人40余人,收治范围不仅涉及院内各科室、急诊危重病人,同时利用全省首辆将“5G智慧急救+移动ICU+ECMO”整合于一体的5G重症监护救护车,转运衡水及周边县市危重症病人,为冀东南危重患者治疗“托底”,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哈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亢宏山、护士长焦亚平奋战一线,时刻掌握危重病人情况,最大限度保障危重病人及时救治。亢宏山说:“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多辛苦一点,患者家属就多放心一点!”尽管工作任务繁重,在保障好病人生命安全时,为满足家属“拜年”心愿,正月初一他们还适当延长了探视时间,让患者与家人得以相见,为春节增添了更多温馨与祥和。

 

大年初一上午,衡水市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主任委员、衡水市医师协会心肺复苏委员会主任委员,急诊科主任王璞(中)带领医护人员看望患者,送来祝福的喜庆糖果。


缺席“小家”为“大家”,哈院人用“敬业福”换来“健康福”。大家知道,心肌梗死救治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哈院心血管内科系国家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与代谢疾病中心、国家级冠脉介入培训基地等,让患者稳稳有“医”靠。春节期间,一名31岁和一名42岁的患者在这里从死亡线上被救了回来,没有让两个家庭失去“顶梁柱”。春节期间,他们开展手术64人次,其中介入治疗42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心血管内科主任张慧晶说:“‘办人民满意医院,做人民满意医生’的办院理念,就体现在大家齐心协力发出的每一份光和每一份热里。” 

 

春节期间,重症医学科格外繁忙。河北省老年医学会重症器官支持委员会主任委员、衡水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哈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亢宏山(中)带头坚守在工作一线,让危重症患者平安过节。


重症医学科克服困难,全力做好医学保障,让患者家属来到床旁探视,提升医疗服务的温度。


鞭炮炸伤、切菜刀伤、醉酒摔伤……春节假期,手足外伤发病率明显增多。以"救死扶伤、患者至上、厚德为民、手足情长"的科训为引领,哈院手足骨科不仅注重高精尖手术水平提升,同时锤炼打造科室突发应急处理能力,让众多高难、复杂创伤患者得到高效的科学救治,有着好口碑。春节八天假期间,他们收治患者29人,其中16台为急诊手术,充分彰显出了硬核实力!

 

“医”心“医”意护健康,稳稳有“医”靠。哈院是目前全市唯一的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脑卒中筛查与干预基地医院。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而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有时间窗限制,丝氨酸蛋白酶时间窗是发病3至4.5小时内,尿激酶时间窗是发病6小时内。在除夕晚上,神经内一科负责人闫海燕带领团队先后为四名患者成功溶栓,避免了患者相关的致残和死亡,赢得了高度赞誉。


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全国飞检专家、衡水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衡水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哈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慧晶(右),除夕下午为患者手术,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

 

“稳”中有序,提质增效群众获得感满满

 

今年是哈院“精益管理年”的起步之年。近年来,哈院党委推动管理模式创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一举荣膺河北省“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样板”。

 

哈院手足骨科有力引领着衡水手足骨科的诊断、治疗模式,让精准医疗给患者带来更多健康福利。春节期间,衡水市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主任委员、衡水市医师协会手外科分会主任委员、衡水市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学组主任委员,哈院手足骨科主任李华带领团队开展手足急诊手术创下历史新高。


如今,哈院“一院多区”的发展格局已经成熟,主院区呈现“三优化三提升”,构筑出患者满意度的新高地;东院区精准服务“一老一小”绘就幸福底色;南院区重点学科、专科建设捷报频传……哈院医务处处长彭晔介绍,春节前夕,临床各科室遵照哈院党委“精益管理年”的决策部署,提前制定各项应急预案,随时做好春节假期各项应对准备,确保患者在春节期间能够获得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

 

春节假期期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直都是超负荷运转。衡水市呼吸专业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主任、衡水市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学分会 主任委员、衡水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呼吸介入学组 主任委员,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王晶带领医护人员奋战就诊高峰。图为王晶加班为患者诊疗。


今年春节期间,流感、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数量显著增多。哈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王晶以科室为家,医护人员同心同向,从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到随访,以患者“住院——居家——门诊”一体化的全流程精益管理,让患者获得感满满。来自邢台市明化镇的章先生,因慢阻肺急性加重,正月初一凌晨入院治疗,他说:“来哈院就医十来年啦,方方面面没的说。这里总是忙而不乱,格外让人心安,必须点赞!”

 

衡水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衡水市消化内镜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哈院消化内科主任张丽贤带领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应对春节就诊高峰。图为消化内科医护人员在紧张手术中。


伴随着精益管理一项项举措落地落实,有力提升着哈院团队的高昂士气。春节期间,消化内科异常忙碌。短短几天,病房就收治了40多例患者,其中近一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如果不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可累及全身器官、系统,进而恶化为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与此同时,过节期间门诊消化道异物的患者激增,天天都有诸如鱼刺、枣核、鸡骨头、鱼骨头卡在食道的患者前来就诊。该类患者如不及时治疗,一旦食管穿孔造成纵膈感染,死亡率也较高。消化内科主任张丽贤说:“医护人员之间的默契协作,将新年的守候化作对生命的守护!我们以专业与热忱,为患者带来希望与安宁。”

 

万家灯火时,阖家团圆日。在这充满年味的时刻,哈院各科室致力以患者生命为中心,以技术为基础,技术精为患者赢来生的希望;以服务为支撑,服务暖为患者诊疗、康复“提速”,强有力为冀东南人民保驾护航!

 

面对春节前后就诊高峰,超声医学科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优化了工作流程,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超声检查。负责主院区超声介入诊疗工作,衡水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超声一科主任孙霞模范带头投入工作。


哈院超声一科,负责主院区的超声介入诊疗工作。他们在超声介入诊断与介入治疗于一体上进行布局,开展了多种介入超声诊疗技术,其中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难治易复发的巧克力囊肿硬化治疗等多项超声介入手术均填补衡水空白。超声一科主任孙霞介绍,春节期间前来就诊患者始终居高不下,从正月初三的500人次到正月初六的800人次,全员上岗,10个检查诊室早到岗晚下班,确保群众满意就医……

 

以“质”致远,一院多区带来更多可及感

 

正月初一这天9时20分许,一名体重3930克、身高51厘米的可爱宝宝,在南院区产科出生了。沐浴在暖阳下,置身温馨一流的产房,幸福感爆棚的家人,给这名可爱宝宝起名“萌萌”,表达难得的喜悦之情。春节期间,23位孕妇在这里顺利分娩。

 

产科门诊、病房整体搬迁至南院区后,新增至两个病区,实现了全面提档升级。图为家庭化单间病房,集“家庭化、人性化、品质化”于一体,让孕妇实现了幸福分娩。


哈院产科以一流技术保驾护航,以一流环境利民惠民。春节期间,医务人员全力保障孕产妇的健康与安全,加强了值班人员安排。


哈院南院区作为目前全市规模最大、配套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医院院区,让广大群众就医获得感更加可感可及。哈院产科主任张燕介绍,产科门诊、病房整体搬迁至南院区后,新增至两个病区,其中二病区全部为家庭化单间病房。哈院产科,提档升级,以一流技术保驾护航,以一流环境利民惠民。“得益于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因双方父母都在衡水,我户籍、工作虽都在北京,但从怀孕开始,到现在分娩,都选择了哈院!”42岁的企业高管姚女士,对哈院南院区赞不绝口。

 

哈院作为河北省首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冀东南区域性医疗中心,在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上体现着担当、作出着示范。如今,哈院党委以“一院多区”为抓手,为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改革交上一份哈院人的时代答卷。身患神经性肌肉病,45岁的张先生最怕过年过节了,看病难、花费大,让他一度想抛弃妻儿轻生。“年前经亲友推荐,来到哈院神经内三科治疗,这是患病三年来度过最舒心的春节!”依托哈院南院区一流的硬件设施,自建科以来,韩敬哲博士牵头在南院区组建了神经内科疑难罕见病团队,致力于神经系统疑难罕见病的诊疗和科研工作。今年春节,神经内三科基本上处于床位满员状态。韩敬哲诚挚表示,大家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增强抢抓国家重视罕见病诊疗的政策机遇,科室诊疗特色更加鲜明,有力惠及着幸福民生。

 

依托南院区,神经内三科以“神经系统疾病的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为发展方向,不但对各种类型脑血管病、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经验丰富,而且对神经系统疑难罕见病诊治更为擅长。春节期间,这里患者虽多,但暖心服务不减,图为医护人员为患者送来大年初一的饺子。


满足人民群众对“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美好向往,推进医养结合、实现健康养老,是重要发展方向。2024年7月18日,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医康养中心正式启用运营,为东院区的特色诊疗绘上一抹重彩。94岁的宋爷爷在除夕这天,向苏新爱护士长表明了自己及家人一段时间以来的一个“心愿”,就是要以自身感受,向哈院党委领导表达来到这里的幸福满足感。哈院党委书记郑辉来到老人身边,虚心听取老人意见建议。郑辉表示,哈院党委全力打造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养中心,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与专业医疗团队,旨在为衡水及周边地区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健康管理与养老服务。今后将更好为广大老年人做好健康守护,为生命护航。

 

春节期间,无论是在门诊、病房、手术室还是检查室,哈院人都用贴心的服务,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如沐春风的温暖。

 

在衡水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衡水市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分会主任委员、衡水疼痛专科联盟主席,哈院疼痛科主任李琳带领下,哈院疼痛科先后荣获全国“人文爱心科室”称号,被确定为国内第二家地市级医院难治性疼痛示范诊疗基地,被评为国家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哨点医院等。图为患者在春节心语墙上写下祝愿。


如今,顾不上休息,哈院人又投入到应对节后就诊高峰的工作中来。为及时调整全院干部职工精神状态,激励大家收心、归位、聚神,2月5日,哈院召开党委(扩大)会暨节后收心会。郑辉表示,全院全员要浓厚改革创新、争先进位的氛围,收起心来,拼出未来。

 

坚守岗位“不打烊”,奋战“医”线勇担当,哈院人用心用情守护生命的光亮,用专业与责任书写医者担当!


图、文:刘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