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大年初五,是传统习俗中“迎财神”的日子。对于饶阳县留楚镇西赵市村种植大户程子庚来说,他的“财神”就是自己那10个葡萄温室。


一大早,程子庚就来到温室,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与往常春节走亲访友、吃喝玩乐不同,如今他更愿意“猫”在温室里,精心管护着40亩葡萄秧。



“以前过年就是串门、喝酒,现在可没那个闲工夫了。”程子庚一边检查温室里的自动放风机,一边笑着说道。他的温室里,一排排葡萄藤整齐排列,绿叶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这些葡萄秧不仅凝聚着他的心血汗水,更是他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现如今,温室大棚也有“科技范儿”。“这个电动卷帘机,可是省了大事,再也不用爬上爬下地折腾了。”回想着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有着14年种植经验的程子庚难掩喜悦之色。


同时,温室内也配备了自动放风机,在手机上能看到棚内的湿度和温度,足不出户就能掌握温室内的“动态”。只需轻轻一按,就能调节通风,保持棚内恒定的生长环境。这样的智能化管理,不仅提高了葡萄的品质,还减少了人力成本,种植户们可以更加专注于精细化管理,每年5月,这些葡萄秧都会结出累累硕果,为他们带来可观的收入。


“刚开始种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就是自己摸索,看书、上网、请教专家。”程子庚回忆道。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逐渐掌握了温室种植的技术要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也逐年提高。如今,他的葡萄不仅在当地市场供不应求,还远销外地,收入比传统种植翻了好几倍。


“我大年初一都是守着葡萄秧过的,忙完这个几个月,到葡萄收获的时候,就能稍微歇一歇了。”程子庚的眼神中闪烁着期待。



“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程子庚感慨道。他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西赵市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像程子庚一样,通过科学种植走上了增收的道路。


从走亲访友到科技种植,新的过节方式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重新诠释,更是新时代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年代,科技的力量让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足。一排排温室里,不仅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更承载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见习记者 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