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冀州区古城社区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一中心任务,构建起“党建+12561”机制,全力打造“党建+网格化+信息化”社区治理新模式,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建立由党建引领的多元共治体系,实现组织建设规范化。古城社区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划分为6个党小组,做到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在楼院中、党代表引领楼道单元,实现社区党组织全覆盖。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与10家创城包联单位、8家驻社区单位,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落实社区党总支、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网格员、综合服务站“六位一体”统筹协调机制,建立物业联席会制度,促使物业公司步入规范化轨道。组织成立湖城·爱心妈妈工作室、爱心学堂,为辖区“一小”搭建服务阵地。成立社区志愿服务队、光影服务队、红歌队、老党员志愿队等,并联合冀州春晖义工协会、衡水好人网冀州站等社会组织成立社区志愿联盟,建立“社工+志愿+社区”联席会制度,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和联盟化。
强化网格化、信息化“两大支撑”,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古城社区着重规范网格治理领导体系、划分标准以及网格员选任标准、职责、待遇、管理机制等,明确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服务员、治安员“五员”职责,实行周例会、月分享、季擂台赛机制,提升整体素质,使网格员成为社区治理的“生力军”。依托冀州区全域社会综合治理智慧平台,推动网格化与信息化充分融合:一方面充分利用“智慧冀州”APP,及时发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民生冀州”小程序、7100000、8991234便民服务热线、微信群等方式,收集居民各类诉求,解民忧、帮民难。
推行“五民”工作法,实现全民参与常态化。为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古城社区在实践中推行“五民”工作法,即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在社区日常工作中,由网格党小组组长和网格员牵头,收集居民议事议题;由社区书记牵头,通过“居民议事厅”、邻里守望室、“冀城小院”拉呱会和57个线上“有事好商量”居民议事微信群等多种形式,组织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议;社区党总支根据事项的具体情况,组织居民成立专项小组,通过议事会研究,将社区一些常见的“矛盾点”转变为“和谐音”;实施网格员联系户制度,让网格员真正成为居民身边的“帮大哥”“帮大姐”;成立由居民代表为主体的评估小组,不定期对社区服务事项、居民诉求工单办理、居民实施事项等进行评价,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浓厚氛围。
落实六项机制,实现便民服务制度化。古城社区制定并落实组织调度、包案责任、闭环管理、民生服务、量化评价、近邻服务六项保障机制,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网格化+信息化”社区治理模式走实走深。针对12345政务服务热线、冀州区8991234服务平台分派的居民诉求工单,及时召开党建联席会、物业网格员联席会,与相关部门沟通,研究问题解决方法。居民反映的疑难事项,均由一名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牵头,社区包片工作人员、网格片主任、网格员参与解决。实行“收集-交办-处置-反馈-验收-回访”六步闭环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居民诉求办理质效。落实社区党员干部联系点、社区书记民情日志制度,把上门服务、代办服务、错时服务作为工作常态。将各网格及网格员解决居民诉求的处置率、办结率、满意率,作为网格员待遇报酬的重要依据,有效增强网格员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文明集市、微心愿征集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活动,逐步形成党组织建平台、合伙人“唱戏”、居民共参与、便民服务零距离的工作机制。
塑造社区治理品牌,实现社区建设特色化。古城社区党总支依托辖区内古城遗址、历史文化街区、古冀州的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冀州历史文化底蕴,坚持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精神动力,转化为社区治理的强势,初步形成了“古城文化、国学文化、法治文化、科普文化”四大文化。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古城遗址研学、爱心学堂、“我们的节日”、法律知识讲座、科技周、科普日、科普讲堂等活动,通过“宣、游、探、读、讲、绘、武”等形式,传承大禹治水的敬业、无私奉献精神,给“历史经纬、文化古城”社区治理品牌注入新的动力,提升社区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