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手术后(右)与手术前(左)相比,足弓形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没有一双健康的脚,很难完成跳跃、长途跋涉和舞蹈等高难度动作,对今后工作也会带来极大影响。
扁平足是儿童发育过程的常见疾病,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手足外二科开展了青少年扁平足距下关节制动术来矫正扁平足,成功解决行走疼痛、无法体育锻炼等问题,给青少年扁平足治疗带来新突破。
14岁的小勇经常走一会儿路就脚疼,甚至连短短500米的路程也无法走完,备受疾病困扰的他在家长陪同下来到衡水四院手足外二科。
“足弓扁平、足跟外翻,走路不稳、行走乏力,这是典型的扁平足特征”。外二科主任刘增兵接待了小勇,结合他的年龄、症状、体征及自身临床经验,制定了专业治疗方案,建议通过微创手术矫正平足症。
资料显示,儿童扁平足是发生在儿童时期的足弓低平、足结构呈现扁平状态的发育畸形,又称“平脚板”。扁平足的病因主要包括肥胖、遗传等因素。如不及时纠正扁平足,随着年龄增长往往会出现足部易疲劳、疼痛、运动能力弱、习惯性踝扭伤等,严重者会导致下肢骨骼力线发育异常,比如膝外翻、X形腿等。
刘增兵解释说,“每一个孩子出生的时都是平足,只不过有的六岁时,足弓发育成熟可以自动形成足弓,但有的孩子始终没有足弓。原来的保守的治疗方式就只有观察,康复训练或者矫正鞋垫,但是一部分儿童患者,依旧在18岁-21岁左右无法形成足弓,这就需要手术干预了。实践证明,通过距下关节制动微创手术形成足弓,可以达到矫正作用。”
距下关节制动微创手术是通过在扁平足患者的跗骨窦和跗骨窦管中植入一颗“小小的螺钉(距下关节制动器)”,来稳定距下关节,重排距骨和跟骨的力线,恢复足弓,能很好地矫正患者柔性平足的各平面畸形。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风险低、并发症少等优势,是一个简单、可靠的微创手术,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平足症。
小勇正是接受了这一微创手术疗法而拥有了正常足弓。手术中,手足外二科团队根据小勇足弓情况严谨调试,选取了合适的内固定器械,在足内置入制动器,微调了一部分骨骼结构,帮助恢复足弓和人体正常生物力线,手术仅仅用时30多分钟。
术后,经过相关功能锻炼,小勇足弓恢复,乏力症状逐步减轻,治疗效果十分明显。
尽管健康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但目前仍有一些家长对扁平足不够重视,觉得孩子偶尔喊一下脚疼并不会对孩子造成很大影响,便顺其自然发展,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刘增兵建议,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可以不做扁平足矫正,因为身体正处于发育的阶段,过早做扁平足矫正有可能会影响到发育。10岁到15岁是做扁平足矫正的最佳年龄,及时矫正可以降低对身体的伤害,矫正速度也比较快。孩子矫正后,要定期到医疗机构复查,观察恢复情况,同时还需要定期对矫正器调整,让扁平足尽快得到改善。
“儿童扁平足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容易发展成为成人性平足症,将来需要面临更加复杂的手术治疗,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难度也会增加。”刘增兵提醒,如果家长们发现孩子平时出现了以下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运动或走远路后,孩子经常脚痛或酸胀不舒服;
孩子运动成绩不好,跑不快,运动不协调或者运动时容易摔跤;
家长有扁平足,有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足弓肉眼可见地慢慢塌陷,脚后跟逐渐外翻。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家长们应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检查就诊,切勿拖延以免耽误病情。由于孩子足弓的形态与生理性发育特点,扁平足的原因不同、程度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需要专业医生精准诊断和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