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衡水市人社局获悉,今年7月至12月,全市面向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各级人社部门登记的失业青年(包括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开展以“助力攻坚 就创青春”为主题的就业服务攻坚行动。
积极推进政策落实。各县市区在落实市产业人才政策新十四条基础上,做好新一轮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承接,推动政策能出早出、能出尽出,提高政策精准度。集中开展政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发布就业创业政策清单,逐项开展“看得懂算得清办得明”宣传解读,把政策讲清讲透,提高政策知晓度。依托河北人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按月进行信息比对,及时锁定政策对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持续优化简化办事流程,明确办理时限,推行“直补快办”“政策计算器”等服务方式,集中兑现资金补贴等政策,提高政策落实率。
集中发布求职指引。各县市区人社部门充分运用各种渠道,普遍发出公开信或服务公告,集中推介公共就业服务内容。重点亮出“四个一”,即一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档案管理服务机构等名录,一张就业创业、人才引进、档案转递等服务清单,一系列公共招聘网、人才网、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招聘渠道,一批求职登记小程序、失业登记全国统一服务平台、河北人社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等求助途径,为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提供求职指引和便利。
重点突出专项帮扶。依托实名台账,对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集中开展帮扶,根据就业服务需求提供针对性“1131+N”就业创业服务,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将脱贫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和求职补贴发放对象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建立人员清单,落实“一人一策”要求,实施分层分类就业帮扶,优先提供指导服务,优先推荐就业岗位,优先开展培训见习。
大力优化经办服务。普遍设立青年就业服务窗口,推进档案转递、补贴申领、社保缴纳、落户手续等政策服务“一件事打包办”。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超市,建设青年就业服务驿站,推动就业服务下沉基层。加快推进线上线下一体服务,加强招聘求职、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创业辅导等在线服务供给。统筹抓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贷你创业”助力行动和“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等工作,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引导,主动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服务。
加频举办招聘活动。举办毕业生等青年专场招聘,用好河北公共招聘网、衡水人才网等线上渠道,积极开展高密度、不间断、全天候线上招聘,推动供需高效精准匹配。加频加密线上线下招聘,开展“桑梓情 心永衡”学子回归计划之人才夜市第二季活动,丰富行业专业专场、直播带岗等特色招聘,做到周周有招聘、时时有岗位。组织多种形式的社区招聘活动,通过零工超市、入户、电话、网络等方式,发动辖区内失业青年参与求职应聘。各县市区每月至少举办1次专业性招聘活动,行动期间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招聘活动。
有效提升就业能力。聚焦毕业生求职需要,充分利用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服务手段,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推进青年求职能力实训,开展模拟面试、职业规划、企业参观等体验活动,增强求职适应能力。聚焦本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依托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和各县市区零工超市平台,及时公开职业培训机构目录和补贴性职业培训项目目录。围绕大数据、新职业、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发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丰富培训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增强青年群体适应产业发展、岗位需求和基层就业的能力。落实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要求,重点面向先进制造业、绿色产业、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募集见习岗位,提升见习岗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