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桃城区紧盯重点部位和关键时段,严阵以待,全面筑牢防汛救灾安全防线,全力保障汛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单位通过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分析研判雨情、汛情,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细化各类应急措施,更新完善人员、物资储备。组织党政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物业等多方力量组建180余支应急救援队,按照“不留盲区、不漏死角”原则,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对低洼路段、在建工地、地下车库、危旧房屋等危险区域和关键部位的排查整治,设置群众避险转移点。深入群众家中,逐户走访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儿童、特困供养、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生活生产情况,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广播等渠道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和防汛安全知识,同时发放宣传页,让广大群众了解防汛避险知识;组织干部学习《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引导群众科学防汛避险,增强防汛意识和防灾能力。切实做到对重大险情、重大突发情况及时发现、即时报告、即时处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始终保持战斗状态,落实“人头对人头”工作机制,狠抓末端落实,确保群众安全、社会安宁。


河西街道召开防汛工作推进会、紧急调度会3次,分析研判雨情、汛情,细化职责分工,更新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抽调街居干部组建48人的应急救援队,组织街居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物业等多方力量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加强对辖区低洼路段、老旧小区、地下车库等危险区域和关键部位的排查整治,累计排查整改各类隐患16处。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储备编织袋1500条、抢险工具60余件、防割手套38副、雨具30套、救生圈13个、抽水泵5台。


中华大街街道对汛期应急安排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加强应急物资保障,完善抢险队伍建设,推进防洪排涝清淤疏堵各项工作,确保排水管道水流畅通。截至目前,已对9个小区进行了全面排查,清洗管道2224米,清洗污水井384个,污水处理5515立方,最大限度消除积水,保障居民出行安全。目前已组织22支抢险队伍,共计210余人,储备雨鞋360余双,雨衣360余件、手电50余把、 挡水板170余块、沙袋700余个。


路北街道迅速响应,组成包括办事处主任在内的各级干部及社区工作人员共计65名的防汛突击队。开展了3次专业的防汛知识技能培训及1次全真模拟的实战演练。组织了15支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排查小组,对辖区内的90处地下空间(如停车场、储物间、商超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排查,共发现并整改了12处安全隐患。对现有防汛物资进行了全面盘点和补充,目前,仓库中储备有雨衣、雨鞋、木桩若干,存储编织袋5000条、铁丝400公斤、抽水泵7台、应急救援车辆3辆、通讯设备40台。


河东街道多次组织召开党政联席会,传达市、区防汛工作要求,细化充实防汛应急预案、防汛应急演练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防汛应急指挥部,成立28支防汛救灾应急队伍。抽调党政办、党建办及综合执法队等科室人员25人组建街道应排查队伍,重点对辖区低洼路段、老旧小区、地下车库等危险区域和关键部位进行排查,目前已对8个村、23个小区排查50余次,查出并整改隐患26处。组织开展2次防汛应急演练,参与人员322人次;辖区3个行政村已组织开展人员转移避险演练,参与人员63人次。  


何家庄乡进一步完善了《何家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和33 人的抢险突击队,各村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和由村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连长为队长的抢险队,并对乡、村防汛物资进行清点,及时补充备讯物资。针对未拆迁改造的平房区域或地势较低居住人群,设置群众避险转移点15处。对全乡21个特困户和29个低保户,成立帮扶小组,做好特困人员及低保户汛期的帮扶工作。对辖区内机井、低洼易涝地带、危旧房屋等进行全面排查,对破损的井盖及时更换,对堵塞的及时进行疏通,对危旧房屋及时进行加固。加大巡河查险力度,重点围绕河道、低洼易涝点及重要工程和基础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能立行立改的立行立改;不能立行立改的,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确保度汛安全。


通讯员:王鑫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