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衡水市气象部门获悉,衡水市于6月19日17时41分发布干旱橙色预警,这是我市2024年以来首次发布干旱橙色预警。
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我市饶阳县、深州市、武强县、武邑县、阜城县、故城县已经出现中度气象干旱。预计未来一周无明显降水过程,上述县/市(除故城县外)气象干旱等级将发展至重度。
据了解,这是今年以来我市首次发布干旱预警。“气象干旱”通常主要以降水短缺作为指标,是指某段时间由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于水分收入而造成的水分亏缺现象。它是一种气象环境异常,可分为无旱、轻旱、中旱、重旱、特旱5个等级。其中,中旱会导致植物叶片在白天出现萎蔫现象;重旱时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导致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落,对农作物造成较严重影响;特旱则会导致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
气象干旱通常是农业干旱的先兆,在发生气象干旱后,假如能及时为农作物提供灌溉,满足作物需要,则不会形成农业干旱,否则就会转化为农业干旱,农作物生长发育将受到影响。
据气象部门分析,本次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5月以来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暖干气候特征明显。5月以来(5月1日~6月19日),全市平均气温24.2℃,较常年同期偏高1.4℃,为历史同期第三高。6月8~15日、17~19日,我市出现高温(最高气温≥35℃)天气,其中, 9~13日出现40℃以上高温,各县(市、区)连续40℃以上高温2~5天,全市平均3.4天,为6月历史最多;最高值42.2℃,13日出现在冀州站,居其6月份70年历史第二位;安平、武强站最高气温突破其6月历史极值;阜城站追平其6月份历史最高记录。此外,全市平均降水量为40.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7.8%,其中饶阳、深州、武邑、阜城等地降水量不足30毫米,偏少60%以上。
6月18日,省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气象干旱)Ⅲ级应急响应。我市气象部门也加强与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的会商研判,为各地做好抗旱保夏播、能源保供、抗旱水源统筹管理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针对此次旱情,市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专家给出农事建议,由于持续的晴天少雨,气温偏高,土壤失墒快,导致土壤墒情总体重度不足,对玉米大豆夏播和出苗造成不利影响。农民朋友要立足抗干旱、保夏播、促全苗,落实合理密植、种肥同播、免耕直播等措施,切实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保全苗、种在丰产期,夯实玉米大豆等夏播作物高产基础。要提前做好抗旱准备,广辟水源,合理调配浇水设施,为适期适墒播种创造条件。对干旱缺墒明显的田块,有条件的地方浇水造墒,确保适期播种。对表墒不足、底墒较好的田块,通过浇“蒙头水”等措施,确保种足种满。
预计6月22日前,我市气象干旱将进一步发展,6月27日后,雷阵雨天气过程增多,旱情会有所缓解。
通讯员 徐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