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梦不徘徊》这篇文章写的是徘徊村的故事,主人公王建杰是河北省安平县马店镇徘徊村原党支部书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两个人,一位是凭着报告文学写作加入中国作协的高振龙老师,一位是安平文联主席兼《安平文学》主编王彦博老师;这篇文章发表在《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24年第4期上。
首先题目吸引了我。写的是徘徊村,题目中却有着“不徘徊”这样的字眼,巧妙地借用地理元素,突出一位本应徘徊在繁杂的村务之外,却为了一个梦不愿徘徊不敢徘徊不能徘徊的中共党员形象。
两位老师很注重画面构建,篇首就是冀中平原一望无际的绿麦田,随着镜头拉近,是地上的一步一个脚印,是越走越近的王建杰。
简短的序曲中,他是一个牧牛的孩子,他是个种田的农民,他是一位红色家庭的后代,他是一名共产党的基层干部。节奏明快,提纲挈领。他没有时间抒情,只有干不完的事情。两位作家也不愿浪费笔墨卖弄辞藻,面对实实在在的人,只有实实在在的字。
四个小标题中同样都有“徘徊”二字,可见两位作家的独具匠心。人生不就是一场又一场同徘徊的较量吗?凭什么徘徊村的王建杰不能徘徊?他不是神,当然有着人的欲望、挣扎、迷乱、畏惧、退缩、懒散等等,要靠什么抵挡呢?
“富硒麦香徘徊村”这一部分,第一句写道:“瞧,他又从村小卖部买了两盒一次性碳素笔。平均3天就写完1支,简直让人吃惊,都写啥去了?”很快文章给出答案:“王建杰从包里取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打开,里面是密密麻麻、满满当当的一次性碳素笔迹。一户户农家种植富硒小麦的调查汇总,一笔笔详细的投入、产量、收益账目数字,一个个农民食用富硒小麦面粉后的体检数据……类似的调查研究笔记,他已写下了几沓!仅在一个马店镇,他就跑了50多个生产队……每个队他都有一本账,一本第一手的调查记录。”这种悬念式写作,这独有的细节表达,一位勤政为民的好干部简直呼之欲出。我们不禁会问,有心又勤奋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毕竟村子不是他一个人的村子。
不仅如此。他还要到地头上“作报告”,比如这天,他针对富硒小麦的“病情”开了几个方子,又传达了各级党政机关与人大机关对他的调研报告的反馈意见。不知不觉,三个小时过去了,乡亲们没听够,七嘴八舌不放他走。实在累了,他就一屁股坐在地上,继续。他牺牲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却不是为了自己,忙得什么劲?
“奋斗中的徘徊”开始让人物立体起来。
大环境是,1923年8月,共产党员弓仲韬受中国共产党重要创始人李大钊委派,从北京回到家乡安平县台城村,创建了中央第一个农村支部——中共台城特别支部。
小环境是,父亲王志根当年是王震将军手下一名勇士。
王建杰一出生就和别人不一样,一声不哭,面带微笑。20岁时到深圳销售丝网,他曾连续两天在一家公司打扫卫生,帮门卫分发报刊、送热水,凭着执着和诚意感动对方,拿到3000米护栏网生产购销合同。
他受着红色血脉家庭的熏陶,又有着经商头脑和拼搏进取的气度和胸怀,十几年后他的事业自然如日中天。也就是说,凭着赤诚、担当和天赋,他完全不必放弃所有,再混到泥腿子们中间,只和土地打交道。这又是一个伏笔,他和钱有仇吗?他是傻子吗?
“心中有梦不徘徊”说出了问题的关键,钱不是王建杰唯一的追求,梦才是。
比如为村庄整容。按王建杰的话来说就是“人活着,不仅要吃饱饭,还要穿好看的衣裳”。
2004年2月,全村60名党员一致推举王建杰当村支部书记。丝网同行老洛就笑他傻,放弃庞大的产业,去收拾一个破烂摊子。同学老师嘲笑他是为了名。王建杰在就职演说中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红色后代,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是我的使命所在。”原来他要的不是一家一户过好日子,他要的是千家万户都过好日子。
2005年3月,他费尽心思在村南建了500亩丝网工业园区,又带头建起丝网工厂入住园区,到2012年底,徘徊村入住丝网工业园的企业、摊点、商号达到16家,从业人员近千人。产品不仅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至西欧、南欧、南非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村人均收入也由2004年的4600元跃升为29000元。徘徊村一举由落后村蝶变为富裕村、先进村,甚至明星村。
如果没什么意外,一个村干部工作干到这份上,也算志得意满了。偏偏生活充满意外。
“让徘徊模式走向希望的田野”应该是王建杰梦想的升华。
2012年是个分水岭,全村的经济达到一个新高潮,25岁癌症村民靳云光的早逝又让王建杰的梦陷入徘徊复徘徊。有钱不一定能买回健康,更不要说性命。
王建杰爱读书,当他读到:“世界长寿之乡广西巴马、江西温汤镇50年没有出现过癌症患者,经国家权威部门调查认定,此两处区域的位置处在全球富硒地带上,他们的土地是富含硒元素的,水也是。且他们常年吃的是富硒农产品,而微量元素硒经科学测定属于防癌范畴。”立刻用红线标注。并且早晨人还在徘徊村,晚上就飞到了广西巴马。
2013年春,他通过朋友知道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航天育种中心培养出一种富硒黑小麦,如获至宝,直奔北京,千方百计购买到1500斤良种,做产业,延伸链条,还联合115户富硒小麦种植户成立了格润农业富硒小麦种植合作社。直到2022年换届,他才因年龄大从岗位上退下来,不过依然担任副书记兼润格生产合作社理事长。
说了半天,他的梦想是什么呢?为什么不徘徊?可能他自己也描述不出来,但我个人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替这样的人作了总结: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作为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他没有忘本,没有停留在扩张个人利益上,而是怀着对党的感恩和对家乡的热爱,以寸草之心,报得三春之晖。
这篇文章看似平淡,其实处处埋包袱,步步有惊喜,梦想一再升级,连环画般为我们展示了徘徊村王建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为家乡父老无私奉献大半生的光辉历程,读来颇受启发与触动。
作者:魏东侠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