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区中华大街上有一家香飘四方的特色熟食店——庞记盐水鹅,店主庞法勇和妻子庄忠霞都是江苏扬州人。他们扎根衡水二十载,将盐水鹅做成一道地方特色美食,其制作工艺还被列入衡水非遗。
在衡水这方创业热土上,这对外地夫妇如何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衡水新市民?记者一探究竟。
质朴的人 宜居的城
“庞老板,我又来了!”
“您真是铁粉啊,跑这么远,就为吃上这一口。”
“可不呗,好吃不怕远,哈哈!”
6月4日一早,店里刚刚开门,从安平县专程赶来买大鹅的张先生成了第一位顾客。“一只大鹅、两斤鹅肝,再来点儿鹅掌。朋友们都等着尝尝正宗的盐水鹅哩。”张先生主动为盐水鹅“代言”,庞法勇喜上眉梢,“快过端午节了,送您一盒粽子,欢迎常来。”
此时,干净整洁的小店里,除了鹅肉的鲜香、粽子的甜香,更弥漫着信任的醇香。
“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真诚、信任。”庞法勇说,2004年,他退伍后来到衡水打工,本以为人生地不熟会处处碰壁,但周边同事和朋友们的坦诚相见和热情相助深深打动了他。从打工创业到扎根落户,庞法勇一路走来,结交了不少衡水朋友,归属感和获得感也越来越强。
20年的时光里,正是衡水向阳而生、拔节生长的快速发展期。庞法勇庆幸自己成为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衡水卓越的教育资源、蓬勃发展的经济机会以及宜居的城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都让我们夫妻俩深深迷恋。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人选择衡水作为他们的家园,共同分享这座城市带来的无限机遇和幸福生活。”庞法勇对这个“第二故乡”充满期待。
营商环境是最大的吸铁石
庞记盐水鹅有着百年传承史,庞法勇是第四代传人。为了传承发扬这门传统手艺,他和妻子于2019年在衡水开启第一家庞记盐水鹅店。
创业之初,庞法勇不免有些顾虑——外地人没人脉、资源少,怕受排挤。然而,无论是办理营业执照还是日常运营都十分顺利平稳,庞法勇不但很快打消了顾虑而且连连称赞衡水优越的营商环境。
“当初提出办证申请后,我拿到一张清单,所有办理手续和物资清单都列得一清二楚,随后,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开展指导性预审,营业执照几天就办下来了。这就是衡水速度!”庞法勇说,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悉心指导、热情服务,让他“受宠若惊”。
在日常经营中,执法人员“无事不扰”的监管模式也让令庞法勇称道。“小买卖最担心罚钱,但是我们从来没遇到过乱罚乱查的情况,即使遇到问题,也有专人上门手把手教我们整改问题、排除隐患,人性化执法让我们对店铺安全管理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庞法勇的店铺在市场监督管理局桃城区分局管辖范围内,近年来该局持续加大对食品经营行业的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力度,做到“服务走在监管前”“监管跑在风险前”,积极营造良好有序的食品安全环境。“我还参加过辖区食品小作坊集中培训,人员、环境、设备、物料、制度等要求及操作规范讲解地详细又专业,全过程、全方位的培训让商户们受益匪浅。”
优越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庞法勇说,他的店铺虽小,折射的却是衡水营商“大环境”。衡水这片创新创业的乐土,让他敢想、敢干,信心更强,底气更足。
匠心做美食 为衡水百姓餐桌添香增味
多年来,庞法勇和妻子始终秉承诚信经营、匠心传承的理念,用心做好每一只大鹅,以回馈衡水广大消费者。从选材到腌制、从卤煮到出锅,大鹅的每一步制作工艺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付出。
“精洗这道工艺是最考验耐心和良心的,每一只鹅必须去淋巴、剪指甲,一小时只能精洗四五只。”庞法勇说,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经上好调料和纯净水卤煮后的大鹅口感丰富、肉质鲜嫩,广受顾客好评。
快时代坚守慢工艺,靠的是矢志不渝的初心。在庞法勇心里,非遗美食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份情怀,它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传承着一方文化。他希望这道传承百年的美味能为更多衡水老百姓的餐桌添香增味,带去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