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衡水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3月,衡水市全面启动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工作,打造一批儿童友好学校、公园、社区、街区、医院、图书馆等试点,重点建设8个儿童友好重大项目,全力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在城市建设中不断提升儿童友好程度。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广大儿童成长发展和美好未来。今年,衡水市被确定为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在政策措施、社会力量、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不断完善、加强和拓展。全市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站);树立“衡暖童心、护航成长”工作品牌,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宝云公园、人民公园、孔颖达公园、童趣园和奥体公园适儿化改造,完成4个儿童友好公园试点建设;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打造“15分钟儿童社区生活圈”;加快建设儿童友好街区,初步完成桃城区“71街区”儿童友好街区试点建设。目前,衡水市滏东全民健身中心(小型体育综合体)、衡水市奥体公园儿童主题活动区、衡水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衡水市康复医院)、衡水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衡水市中医医院新院区等8个儿童友好重大项目正在实施建设中。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体现了城市的善意与温度,彰显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儿童工作“一盘棋”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合力;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感知度,使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