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五月

走进“中国蔬菜之乡”“中国设施葡萄之乡”

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

一座座崭新的果蔬大棚犹如银色海洋

广袤的田野处处铺展着翠绿的希望

这是去年夏季

遭受洪涝灾害、实施灾后重建以来

饶阳县迎来的第一个

交织着芬芳与收获的美好时节

为生动展现灾后恢复重建成果

展现一线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

团结奋斗的动人故事

衡水市委网信办、衡水日报社

联合策划推出

主题报道“喜看新家园”

今天推出第五期

《新棚室 新设备 新希望!智慧育苗种下新梦想》

出镜人物是

饶阳县大尹村镇

新农人杨姗姗

↓↓↓




走进饶阳县大尹村镇南北岩村众瑞育苗基地,一座新型日光温室大棚里满目翠绿,一排排育苗盘摆放整齐,嫩绿的甜瓜苗长势喜人,工人正通过手机遥控操纵卷帘机;另一座棚里,自动播种机正在“嗒嗒嗒”地向育苗盘里快速播种新一茬果蔬种子;基地负责人杨姗姗站在大棚外,正指挥工人把西瓜苗、甜瓜苗装车发往邢台……



今年40岁的杨姗姗,从事果蔬育苗已有十多个年头。在去年夏天的洪涝灾害中,众瑞育苗基地有8座育苗温室和两座联动棚被淹,损失果蔬种苗500万株。在最困难的时候,是饶阳县灾后重建帮扶队向她伸出了援手。


“这9座新型日光温室大棚,就是县里和镇上组织俺们去北京、山东等地方参观学习后重建的。”杨姗姗指着一排新大棚兴奋地说,“优点实在是太多啦!不仅抗灾防灾,而且空间更大了,我们还安装了全自动育苗机、自动洒水车、遥控卷帘机等智能设备,通过水、肥、温、光一体化智能管理,实现了育苗全程自动化,省时省工又省水。以前使用人工播种,一个人一天才能种200盘,现在用自动育苗机,一小时就能播完400个育苗盘,既均匀,成活率又高。”



说着,她打开手机,点开APP,各个棚内的温度、湿度、通风口大小等信息一览无余。“你们看,该浇水了。”她拿起遥控器对准棚顶一摁,自动喷淋装置便从棚室一头缓缓启动,沿着棚顶轨道匀速前进,水雾均匀洒落在每一株幼苗上。


目前,杨姗姗的9座新型日光温室预计每年培育西红柿、辣椒、甜瓜、甘蓝、茄子等优质果蔬种苗超过6500万株,占全县年育苗总量的近十分之一。除了满足附近菜农栽种外,还销往天津、北京、石家庄、邢台等地。



杨姗姗凭着踏实肯干的劲头,把种苗基地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好,也带动了周边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大尹村镇南北岩村村民宋银杏,在育苗基地打零工有五个年头了,说起杨姗姗,她竖起大拇指笑着说:“这闺女忒能干,俺们都特别佩服。农闲的时候来这里打零工,每天能挣100块钱,大伙儿挺知足。”


种苗是农业的“芯片”,关系到果蔬产业的品质与未来。谈到今后的规划,杨姗姗说:“我将运用科技和网络的力量,把育苗产业做得更好更强。”今年,她计划建一座20亩的双面坡棉被拱棚,面积将是现在棚室的5倍,优势也更多,可以为育苗生产提供更为安全、稳定的种植环境。此外,杨姗姗还对发展电商很感兴趣,她希望通过直播平台全方位地展示基地的优质种苗,让全国各地的种植户看到培育过程,让饶阳的优质种苗销往更多更远的地方。 


记者/于雁 李运平  视频摄制/张旭辉

海报制作/张旭辉

审校/于雁 崔玉玲

编辑/岳丹丹 刘汇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