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扬帆奋进,逐梦而行。新时代,新征程,我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上下同心,真抓实干,不断加快“四个闯出一条新路”步伐,以“拼”的态度、“干”的劲头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争先进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衡水篇章。为全面展现全市干部群众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涌现出来的新气象、新作为,详实记录衡水大地创新创造活力迸发的时代脉动和新鲜故事,即日起本报推出“高质量发展一线行”专栏,深入挖掘基层一线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有益经验、亮点成就,全景呈现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经济社会持续向好的美好画卷。敬请关注。


  春风和煦,万物勃发。近日,驾车沿307国道过武强县街关镇一路向东。突然,道路南侧一大片“金光闪闪”的麦田映入眼帘——“这庄稼地怎么会反光?”


  下国道,探究竟。“现在的庄稼地,满满高科技。地里头‘长’着新质生产力!”说话的是中化现代农业衡水区域技术负责人魏世林,“这是咱们中化农业在衡水的试验田,你们看到的‘反光源’其实是滴灌带,覆盖了整片试验田”。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为了证实魏世林所言非虚,走,咱得去庄稼地里瞧一瞧!


  “用科技给土壤‘体检’”


  ——信息技术赋能数字农业


  “作为一家央企,中化农业致力于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在衡水武强有69亩试验田,分五个试验区和一个展示区,你们可以了解一下中化农业的服务模式。”在品种筛选区,中化农业总部的技术人员正在做精准水肥试验。


  同一品种的麦田被划分成三块,根据不同水、肥、菌剂配比方案下的麦苗长势,确定之后的推广方案。


  三块麦田分别“种”下墒情仪。“做试验前要先给土壤‘体检’,用手机扫码就能看‘体检报告’!”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刘东阳在现场指导讲解。不到一分钟,数据就更新了,从地表到地下60厘米处的情况一目了然:小麦主根深度大约在地下30厘米,土壤水分30.27%,温度13.62℃,“体检结果”良好。



  正当记者感叹物联网技术的先进时,魏世林自豪地说:“再看看咱中化农业开发的智农APP,让农业更智能!”APP上可以看到所有地块的详细信息,看遥感、看气象、记农事、记账本……不仅能远程巡田,还能识别病虫,大大便利了农事作业。


  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新科技,如今正实实在在地用于农业生产,让农事监测、预测和管理更加精准化、智能化。


  “农业也要碳中和”


  ——再生农业驱动绿色增长


  “我们正在推行免耕播种技术,是一种将耕整、施肥、播种和镇压一次性完成的新方式。农业也要碳中和嘛,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魏世林一边打开滴灌阀,一边详细介绍着这次试验的意义,“精准水肥试验能让农业生产更精准、更高效”。


  在精准水肥的基础试验上,技术人员又分别做了添加有机水溶肥、有机水溶肥+木霉的试验,三种方案都经过了严格测算。三个试验均施加精准水肥9千克/亩、进水21.7立方米/亩,依照流量数据推算,此次试验的用水量和用肥量均比传统浇灌方式节省30%。


  “现在正是小麦起身期,之后在返青期、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还会进行三次追肥,分别观测小麦长势,以达到精准的试验结果。”魏世林随即把各种试验数据详细地记录下来。


  精准水肥试验只是发展再生农业的一个缩影,在中化农业展示大厅,还列出了小麦从播种前到成熟期全过程的科学种养方案,其中包含了免耕播种、精准种植等新技术。


  “中化农业从2021年起就给我们村提供农业服务,从来没‘差过事儿’!”深州市东河头村党支部书记单国桥聊起科学种养方案直竖大拇指:“村集体有250多亩地,用了中化农业的方案后,一年能增收10多万块钱哩!”


  中化农业提供的科学种养方案不仅让农户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更让再生农业成为了可能——推行免耕播种技术,能够恢复和促进土壤健康,保护气候和水资源,增强土壤保水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推农业的绿色发展。


  “‘老把式’也能做新试验”


  ——新型农民注入强农活力


  深州市张庄村的刘文坡是衡水市免耕播种的先行者,今年是刘文坡和中化农业合作的第四年。


  “别看咱是‘老把式’,也能做新试验!”2010年,刘文坡成立了粮食专业合作社,承包了1000亩地。去年,中化农业技术员向他介绍了免耕播种的新技术,种地可以“三步并成一步走”,说得他心里直痒痒。


  思虑再三,刘文坡决定拿出400多亩地进行免耕播种,和其他地块做个“对比试验”。“用之前的方法,从耕整到播种完,80亩地至少需要三天,现在一天就能干完。如果小麦产量持平,农资、农机、人工成本都省下来了,这400亩地一年就能省下3万块钱!”刘文坡看着眼前的麦苗收不住“话匣子”,念叨着秋后这1000亩地都用上免耕播种技术,期待着高科技能给自己带来更多收益。


  中化现代农业武强技术服务中心经理孙中宵主要负责技术培训,对“新农人”的成长史如数家珍:“以前老农民重经验,可经验不能保万全,遇到‘疑难杂症’都犯难。”为了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中化农业在衡水市每月至少组织10次培训,每年培训超5000人次。“现在,农民朋友都尝到新技术的甜头了,都争当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晚霞金黄,返程的石黄高速平坦宽阔,伸向远方。麦田翠绿,田间农用无人机正在盘旋作业,振翅高飞。以高科技为引擎,衡水农业正在高质量发展的“快速路”上阔步前行。


  本报见习记者 王雅鸣 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