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衡水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十场“京津冀协同发展·衡水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衡水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杜伟鹏就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衡水高新区坚持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谋求区域经济换道赶超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 中科院+高新区”“中关村+高新区”,积极开辟新赛道,全力打造北方最具吸引力的科技成果试验转化基地。


实施“中科院+高新区”。2016年5月起,按照“一成果一项目、一项目一公司”市场化运作模式,先后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科院新疆分院等中科院院所开展合作,推进中科恒道、中科钒钛、中科衡发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科衡发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备项目,经过6年攻关,2023年6月实验机组指标参数通过国家先导A类验收,是国内唯一通过自主研发掌握兆瓦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核心技术的团队,并与本地企业合作实现了在衍生技术产品新型高强度微通道换热器的产业化。中科恒道智能导钻项目,经过上百次井场试验,各项指标优异,已完成技术定型,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打破了国际垄断。


实施“中关村+高新区”。2022年8月,与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公司共建衡水·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利用衡水科技谷物理空间,嫁接复制中关村资源和运作模式,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规划,构建“产业+机制+服务+政策+空间+团队”六大关键因素联动模式,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建设“产学研用金”融合引领新区。入驻一年多来,累计组织线上对接会、项目洽谈会等各类活动近百次,举办衡水·中关村科技创新大会等各类招商活动20余场次,洽谈各类意向企业400余家。


高度重视人才引进。衡水高新区聚焦产业需求,着力引进院士、百人计划、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全面落实市产业人才政策十四条,对来区工作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优秀学子、在区博士后研究等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出台《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十一条》,通过后补助、补贴、税前加计扣除等方式,从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发展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科技创新创业平台载体等5个方面,给予奖励支持政策;制定《工业企业人才购房奖励办法(试行)》,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学士硕士博士等人员、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师工人等予以购房奖励;建设人才(专家)公寓,为高层次人才和进区创业团队提供优质住房保障。


十年来,来自京津的“智慧之火”为衡水高新区注入澎湃活力。共有中粮、中节能、中车等22家京津企业(项目)落户,投资总额114 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由25家增长至1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 63 家增长至767家;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由0.75亿元增长至10.8亿元,增长了14倍。


见习记者:李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