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春暖大地,岁月向荣。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十年来,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再到“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书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一幅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在京畿大地徐徐展开。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十年来,衡水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在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国家大事中加快发展。为全面反映十年来我市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中的发展变化、特色亮点和丰硕成果,本报即日起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衡水这十年”专栏,生动讲述京津冀协同发展衡水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衡水篇章的火热实践。


敬请关注。


时序更替,衡水湖畔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履铿锵。


北京威克多、上好佳、王致和等企业、项目落地生根,一个个优势产业正在加速形成;


石济客专开通运行,石衡高速、邢衡高速等国省干线公路先后建成通车,京雄商高铁雄商段、石衡沧港城际铁路项目等平稳有序推进,京津冀城市间距离不断“拉近”;


空气质量逐年改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


“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特别是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论述精神,紧紧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积极融入协同发展大局,加强重点承接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北方最具吸引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京津冀绿色农产品基地、京津周末休闲重要目的地,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


借力更发力,承接好非首都功能疏解


新年刚过,衡水高新区河北格雷服装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定制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用全自动吊挂设备和模板设备,与全国各地的市场终端进行数据对接传递。公司3条西服生产线、2条西裤流水线和8条时装生产线马力全开,加紧排单生产。


作为全面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自北京搬迁至衡水的首家示范企业公司,十年来格雷公司在北京、衡水两地完备的研发、制造体系支持下,中高端品牌服饰生产工业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2023年西服年产量达到约110万件(套)。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牛鼻子”。十年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谋划、精心组织,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主动融入协同发展大格局。一系列政策措施先后出台,梳理出一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衡水路径”。


举全市之力,高标准打造优质承接平台。衡水高新区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院所共建投资28亿元、总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的衡水科技谷,“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科技成果全链条转化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多项科技成果在这里孵化转化,其中过硫酸铵工业结晶、绿色智能防腐涂装体系、合成甘氨酸绿色新过程等16项产学研合作关键技术全部实现应用投产。


雄安新区,千年大计。我市坚定不移服从服务、对接融入雄安新区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衡水协作区,抓好深州市、饶阳县、安平县三个片区、五个专业园区建设,精准与雄安新区进行产业对接。截至2023年底,协作区五个产业园共实施服务配套雄安新区项目124个,总投资581.32亿元。


深化产学研合作,全力推进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引导企业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等京津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京津科技成果12项。实施重点项目“以赛代评”“揭榜挂帅”制度,连续四年承办中国创新挑战赛(河北·衡水),前三年累计服务企业500余家次,精准挖掘企业技术需求550项,签订技术合同113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64亿元。


借力更发力,全市产业转型呈现新气象:2023年,全市545个项目列入河北省重点工业和技改投资项目计划,其中技改项目355个,占全省技改项目的14.00%,全省排名第2。


重点领域深度协同,发展优势不断叠加


日前,衡水高铁南站及南部区域城市设计方案通过评审,高铁南站开始开工建设,京雄商高铁又离我们近了一步。通车后,衡水至北京的车程将缩短至1个小时。


“一盘棋”思维、“一张图”规划、“一股绳”合力。10年来,我市在交通、生态、产业三个协同发展重点领域率先突破,重大历史机遇正加速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势能。


交通一体化,是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


十年来,我市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石济客专开通运行,邢衡高速、石衡高速以及一批国省干线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全市公路里程达到14086公里,公路网综合密度达到7.4,全省排名第2;雄商高铁、石衡沧港城际等项目加紧实施……越织越密的一体化交通网络,让衡水逐步与雄安新区及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四大城市形成1小时通勤圈。


生态环境保护,是推动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重点任务。


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印发《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督导帮扶工作方案》,成立了13个包联督导帮扶组,对各类污染源开展不间断巡查检查,全力抓好各项措施落实。2023年,我市全年PM2.5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为60.8%。持续科学精准开展国土绿化,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共完成营造林33.99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88.8%。


产业一体化,是推动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一次全新的发展机遇。”在雄安衡水协作区深州片区智能家居产业园,北京时代文仪家具(深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行行感叹。近年来,深州市高质高效建设雄安衡水协作区深州片区,深州智能家居产业园3000亩起步区已初具规模。凭借良好的家居产业配套基础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了顾家家居、北京黎明、时代文仪、科宝·博洛尼、浙江圣奥等一批家居行业龙头企业落地,上下游家居企业达到68家,年生产各类智能家居产品超100万套,年产值25亿元。


有序对接、合理布局,衡水产业承接、融入京津愈发精准:


以打造京津冀优质蔬菜供应基地为目标,规划建设饶阳30万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大广高速优质果蔬产业示范带,确定果蔬规模示范片区33个,面积4.4万亩。我市蔬菜在京年销售量约50万吨,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并成功进入天津5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北京新发地签约,投资16亿元建设衡水(冀州)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及城市安全保供仓项目,构建京衡(冀)农产品双向流通快速通道,为新发地市场持续稳稳托起首都市民“菜篮子”提供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2023年,安平丝网产业跃升为我市首个千亿级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把安平丝网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我市精准招商,引进中国钢研集团安泰环境公司高通量膜产业化建设项目等一批延链补链项目,打造高端建材产业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与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等院校探索智能化在丝网产业的拓展应用,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


大胆探索,改革创新,衡水协同发展之路越走越顺。


公共服务共享共建,释放更多民生红利


2月20日,衡水市中医医院京衡中医互联网联合门诊处,患者正排队等候北京中医医院专家进行线上诊治。“去北京来回路费开支不说,号也不一定能挂上。即便挂上了号,看了病,当天药也不一定能熬出来。现在在家门口花几十元就能直接看病,方便又省钱!”正在等候的患者李双双说。


随着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的深入开展,如今在衡水,像这样的线上诊疗每天都在进行。


京津冀协同发展,出发点在民生,落脚点也在民生。老百姓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等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也逐步破除地域藩篱,实现协同发展。


2018年10月,衡水与北京中医管理局启动了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5年来,北京全要素、全覆盖、全环节支持衡水中医药事业发展,我市成立了京城名医馆衡水分馆,建立了10家互联网联合门诊、12家中医综合医联体、20个协同重点专科,建成了20个首都名师传承工作站衡水分站;北京来衡专家团队累计门诊接诊13.3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5.6万人次、会诊疑难病例1.3万例;举办京衡线上培训讲座260期,参训2.86万人次,服务群众26万人次。


2023年12月3日,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3.0版衡水市中医医院旗舰医院启动暨京城名医馆衡水分馆开馆仪式在衡水举办,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


十年间,我市也不断深化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借鉴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结对共建的经验成果,与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建。衡水学院成功获批河北省湿地保护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院士合作重点单位、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科研平台。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丰昌院士团队合作,在其指导和协助下,河北省湿地生态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


………


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间,一系列改革创新带来了人们看得见的实惠,普通市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站在新起点,携手同心,奋发向上,衡水正全力书写协同发展新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