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规模最大的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

中国古动物馆,文旅协同新地标



观众打卡看“恐龙”。              保定日报记者   罗大庆   摄


龙年,一起去看“恐龙”呀!


2024新年开启,保定乃至京津冀周边很多人的博物之心被一条消息邀约着——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开馆了!


把北京的国家级博物馆开到保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添上独具色彩的一笔。


疏解非首都功能,开启文旅产业发展新页


这是一场心向往之的双向奔赴。


2020年7月,保定市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达成共识,建设一座融合世界风格、中国特色、保定元素的国家级大型自然科学博物馆。


经过双方的共同推进,2021年4月,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动工开建。这座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进化论知识的自然科学博物馆,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点工程。


项目由中国京冶施工承建,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建筑师王澍主创设计。保定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致力于共同把该馆打造为科普研究基地、科学研究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建设历时三年,今年1月,恰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正式开放,迎接八方来客。


纵观整个博物馆,收藏、展示、教育、研究、休闲功能兼具。


“这里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将古生物化石标本进行多视角、多方法的展示,更方便向公众系统普及古生物学等知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邓涛介绍,在这里,还有良好的实验条件,化石的修复、重建、复原、研究以及最终的收藏,整个过程都可以在这里完成。


1月31日,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添强援,国内著名的进化生物学及古鸟类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正式受聘为名誉馆长,此举无疑将更有力提高古动物馆的学术研究水平,助力古动物馆打造科研高地、科普高地、文化高地。


国际“文化会客厅”,搭建协同发展新地标


“真霸气呀!”在镇馆之宝之一的、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件中华猛龙骨架化石前,游客们发出阵阵惊呼。自北京而来的小朋友平平兴奋地与之合影。


据统计,开馆一个月来,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已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到馆打卡的观众除保定本地市民外,更有来自京津冀地区,以及周边晋、鲁、豫、蒙、辽等省份的游人。


“平平是个小恐龙迷,平时就爱去自然博物馆。听说保定建起了这座博物馆,一直期待来打卡。”平平妈妈告诉记者,“抢了几天票,终于抢到了。这里展品非常丰富,知识点满满,还有很多‘最早’‘最完整’‘第一’的珍品展出,实在不虚此行。”


科普性观展、趣味性体验之外,在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还有一项活动是互通性研学。


运营期间,“博物馆奇妙之旅”活动吸引青少年群体积极参与。数十位小朋友在趣玩体验中激发对自然世界的好奇与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据了解,古动物馆还有众多即将上线的活动与课程,回应游客的热切期盼。做恐龙的守夜人,夜宿活动将带来奇妙之夜;真化石真体验,小小化石修理师体验课让人心动;专业打造的古生物科普课程适合初学到高级别的各类人群……


与此同时,博物馆近期还在谋划推出“我在保定修化石”精品旅游线路。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馆长金海月表示,要让“我在保定修化石”IP成为科研科普新时尚、新品牌,吸引全国游客来保定旅游研学。


现在,这座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已成为近悦远来的国际“文化会客厅”,成为京津冀乃至全国备受瞩目的保定城市新地标。


共享共进共赢,实现协同发展新跨越


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建设发展丰硕成果,是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承担京津冀公共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这一共享、共进、共赢的举措,也成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的生动注脚。


而像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这样的更多文化公共设施,以及一处处文旅新地标,已深度融合京津冀文旅系统协同联动的发展中。


据统计,通过在京津及周边地区宣传营销,打造高品质景区,制定招徕奖励政策等手段,我市2023年旅游综合收入1274.92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299.9%,旅游人次11836.76万人,相比2013年增长97.3%。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旅新地标的赋能,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间实现了跨越式进阶。


看旅游产业升级——我市2013年主要以景区观光为主,业态相对较单一,全市国家A级以上景区40家。2023年随着产业迭代升级,业态不断丰富发展,文旅项目分类更加清晰明确,对京津冀地区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更强,全市国家A级以上景区达到57家,旅行社达到209家,星级饭店达到28家。


看文化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我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9家,在全省位列第一方阵。根据统计数据,202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26.7亿元,占GDP比重3.4%,每年保持稳步增长。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要求,我市推动旅游规划、交通、公共服务、市场营销、质监执法等9个一体化发展,并通过在文化演艺“联姻”、公共服务“联享”、产业发展“联手”、宣传推介“联动”、市场秩序“联管”等合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更大动能。


自2013年以来,我市还每年在京津地区组织1-2场宣传推介会,推出“百万门票赠京津市民”活动、“京雄邻里 和美保定”为主题的“四色”精品旅游线路等,发布了“京津市民游保定”优惠措施,加大宣传攻势,在京津主流媒体和机场、车站、高铁、公交车、社区等重要平台投放形象广告,促进了京津保文旅市场的进一步对接。


三地协同发展的大蓝图上,保定文旅正以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为重要抓手,再启新篇。

来源:全保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