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时,一进腊月门,农家人就开始盘算着过年了。扫屋子、蒸馒头、磨豆腐、煮肉等工序一样不能落下。整个村庄都是忙碌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味,孩子们满大街跑啊闹啊,一片欢声笑语,到处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氛围。


扫屋子


“腊月廿四,家家扫屋子。”完成了祭灶之后,进行年终大扫除是必不可少的。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早在尧舜时期就有春节前扫尘的习俗。人们“扫尘”不仅仅是为了能过一个焕然一新的春节,另外,“尘”与“陈”谐音,预示着“除陈布新”,把一陈腐气、晦气等统统扫地出门,寄托着百姓辞旧迎新的愿景和祈求。


在我的老家,人们扫屋子日期不统一。有的人家过了腊月二十就开始扫屋子。一是赶早,因为春节前各项准备工作很多,人们赶早不赶晚。另外一个原因是在辞灶前扫房,给灶王爷一个卫生、整洁的好印象。


扫屋子这天,全家老少一起动手,将屋内的桌椅板凳、衣服、被褥、盆盆罐罐全部搬到院子里,逐间该扫的扫,该擦的擦,该洗的洗。人们还将笤帚绑在竹竿上,专门掸扫屋顶。扫房时屋子的任何一个犄角旮旯都不放过,扫得屋里屋外,处处整洁。


蒸干粮


春节前蒸馒头、蒸稷面糕、团子、黍面黏窝窝,我们当地通称蒸干粮。大多数人家习惯腊月廿五前蒸干粮,一是春节期间家里来客人,不再为蒸干粮耗费时间精力。再就是春节期间,大人孩子都要歇年,玩个痛快。因此蒸干粮必须在春节前完成。所以,蒸干粮是一道重要程序。


蒸干粮时,大部分人家先蒸馒头。有蒸笼的人家可自择时间,没蒸笼的人家先把笼拆兑好再发面。发面时,因为冬天冷,面很难开,各家便把炕头烧得热热的,把大面盆放在炕头,捂上被子。面发开后,一家人凡会揉面的一齐动手,有时还要请邻居过来帮忙。馒头蒸熟后,点上大红点儿,晾凉后放到缸里备食。各家还要蒸几坨枣糕,有排一层枣的,有排两层枣的,寓意“枣糕,枣糕,早早高升”。糕面上用条形面捏出各种吉祥的图案,点上红点儿。这些枣糕主要用来上供和馈赠亲友。


蒸稷面糕,要先发好面,在笼屉上铺好湿笼布,把面倒在上面,用铲子抹成大体两寸厚的圆形糕。蒸熟后切成五寸见方的小方块,晾凉后放起来。


过去蒸稷面团子时,因季节的关系,能做馅的菜不多,基本上是白菜、萝卜、干豆角等。不少家庭爱蒸干马齿苋馅的。夏季将菜挖来,洗净蒸熟晒干放好。蒸团子时先泡好菜,切上肉丁,蒸好的团子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令人百吃不厌。


赶大集


在老家过去流行一首民谣:“新年来到,糖瓜祭灶,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嬷嬷要吃到口酥(点心),老头儿要买新毡帽。”这些都必须到集上去置办。这时赶集叫“赶年集”,又叫赶“花花集”。意思是集上年货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每到年集,各家男女老少能去的几乎全部出动。赶集的人们摩肩接踵,商贩打破了以往的经营格局,可随意占位,所以年集又称乱市。原来街道两边各摆一排地摊儿,只有集市所在村的商贩们能摆张床经营,现在街道中央又增加了一排地摊儿,集上到处是讨价还价声,十分热闹。最吸引人的是炮仗市,那里的人们拥来挤去逐摊问价。商贩们手拿喇叭高声呼叫,招揽顾客。旁边有专人不停地放炮仗。哪家炮仗放得多放得响,哪家的货就畅销。在这种热烈欢腾的气氛中,一般年集都赶到下午两三点钟,人们才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年夜饭


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莫过于年夜饭。在我的景县老家,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合家欢。这顿饭自古以来就被老百姓高度重视,每个家庭力求办得丰盛一些。因为每到年三十,在外谋生的人都赶回家过团圆年。实在回不来的,家人就在餐桌上摆一双筷子,表示已经和家人团聚了。年夜饭不仅让一家人在浓浓的亲情中,品尝各种美味佳肴,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伦理情感,人们在一饭一菜、一言一行中寄寓美好的愿景,期盼来年事事顺心吉祥如意。


拜年


春节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由来已久。过去在老家曾流传着一句俗语:初一饺子刚吃完,满街转悠拜大年。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各家把煮好的饺子端到桌上,便开始给家堂上的祖先拜年,然后是晚辈给长辈拜年,接下来全家吃饺子。然后,留下老人在家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未出阁的姑娘不兴拜年,便找小姐妹们去玩。其他的人穿戴一新,一般是同辈的人结起伙来,首先到本族近支家中拜年,同样是先拜祖先后拜长辈。拜年的人出这家进那家,如果两伙人相遇,也不论辈分如何,则相互问候:“过年好,拜年啦。”本族互拜结束后,人们还要集合起来拜全村。这时大街上一伙接一伙,一族又一族,南来北往、十分热闹。有些辈分高的老人,等到上午十点左右、全村拜年高潮过后,便单独到本族各家走一遍,给祖先们拜年。


春节,到处充满着浓浓的年味儿……


作者:徐朝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