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趟西北,看一看西安,是我多年的愿望。


可能是受大唐诗人的影响,多少次梦里仗剑走天下,醉卧长安城,但那不过是轻狂少年的一厢情愿。可惜流年易逝,大半辈子忙东忙西忙生计,蹉跎了青年,错过了壮年,直至古稀之年才得以过陕甘,游西域,从大美新疆的归途驻足西安,认真地领略十三朝古都的风情,实现了人生的夙愿。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金秋十月,我们抵达西安。一下车,我就感到了这座魅力之城的与众不同:道路宽敞整洁,建筑古朴典雅,民风淳厚亲和,同我想象中的西安十分契合。我和两位老友征尘未洗,就随着如潮的人流冒雨游览了华清池、秦兵马俑坑、大雁塔、大明宫遗址等名胜景点。由于行程草草,只是随着摩肩接踵的游人走马观花,不免留下些许遗憾。因此,我们专门拿出半天的时间,把重头戏放在了游览西安古城墙。


有句话叫“一朝入长安,一眼望千年。”西安古城墙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西安古城中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如果把西安游比作一首诗,游古城墙正是“一眼望千年”的诗眼。


次日,晨曦初露的清早,我们便来到高大巍峨的古城墙下。西安古城墙的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13.74千米,面积11.32平方千米。通体用灰青色的方砖砌成,墙体斑驳,绿苔茸茸,显得古朴厚重。我们选择北城墙的东侧门作为游览的起点,从边门拾级而上。登上角楼,顿觉眼前一亮,举目远望,远山迷蒙,烟云浩渺,骊山隐约可见。近观城内,楼阁参差,闾阎扑地,大道通衢,街巷弥望,绿树鲜花,交相辉映。整座城市刚从清晨醒来,大街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充满了勃勃生机。这是一座古城,也是一座新城,将古韵长安和时尚西安融为一体,显得雍容恢宏,迷人的气息扑面而来。


细雨初霁,彩彻区明,清风入怀,让人心旷神怡,逸兴遄飞。清晨的城头回荡着乐曲,一会儿古韵悠悠,引发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幽思,一会儿又传来《歌唱祖国》的进行曲,激起作为中华儿女的满怀豪情。


再看眼下的城墙,那墙顶比一般的马路还宽,既可行人亦可通车,简直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墙顶两侧外沿则是半人高的女墙,凸显战时的防御功能。因为来得早,我们成了捷足先登的第一批游客,墙顶行人寥寥,偶见晨练的市民有的冒着热汗迎面跑来,有的擦身而过。我们一路西行,走过每一个垛口,每一处马面,每一座敌楼,像古代的武士那样挺着胸昂着头,任秦汉的雄风吹拂着白发,尽情地挥洒着和平年代旅行者的豪情。我们一路谈笑风生,一路欣赏风景,依次走过尚勤门、尚俭门、解放门、尚德门,走到北城墙的中心安远门。安远门是西安古城墙的正北门,其位置原为唐长安太极与东宫交界的城墙中段。经过历代的改建扩建,现存瓮城、箭楼及二重门洞,另于城门两侧各开辟两个券洞。城墙之外辟有护城河,河水在阳光下银光闪亮,碧波粼粼,倒映着河畔的绿树,让雄浑的城墙又平添了几分娟秀之气。


安远门建制之全气魄之雄,应在现存古城门的魁首之列。我登上箭楼,手把栏杆,不由心潮澎湃,古今多少事,都到心头来。且不说汉武帝、唐太宗在这里颁诏点将,北征西讨,安抚四夷,开创威震天下万国来朝的太平盛世。也不论唐玄宗、杨贵妃在这里悱恻缠绵,穷奢极欲,引发“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把开元中兴的一手好牌打得乱七八糟,酿成血溅马嵬坡的惨剧。穿过古代烟云,走进现代历史。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经过多方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并促成了国共合作,推进了全国一致抗日的新局面。屹立在华清池畔的兵谏亭,正是这段荡气回肠故事的无言诉说。


从古代长安到现代西安的更名,也经过一番番刀光剑影的搏杀和较量。朱温篡唐自立之后,迁都开封,昔日的帝都长安沦为一座一落千丈的废都。后几经兵火战乱,导致古城残破不堪,失去了帝都的气象。元朝曾将长安改名“奉元路城”,1369年,明朝大将徐达率精兵攻破“奉元路城”,随即将其改名为西安,取西方安定之意。朱元璋十分看重西安的战略地位,钦点次子秦王朱樉镇守西安。秦王的藩封、府治同在一城,他禀承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的旨意,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加固,历经7年的时间,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坚固的明城墙。现存的西安古城虽然几经修葺增建,但基本保存了明城墙的样貌。自明以后,西安又肩负起了保卫西北的大任,成为屏翰关中的一座重镇。


“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抚今追昔,西安的兴衰更替让人嘘唏感叹。庆幸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她又涅槃重生,逐渐实现了历史名城的复兴。历数十三朝古都改来改去的名称,诸如镐京、京兆、长安、西安等,我更喜欢称她长安,西安不老正青春,不能让她偏安一隅。愿她同伟大的祖国一样千秋万代,长治久安。


站在安远路南望,荟萃了西安古城的精华建筑,钟楼、鼓楼、碑林、大雁塔,就排列在古城的中轴线上。这座古城积淀了太多的历史故事,走过了数不清的历史人物。这里不仅是帝王将相的宅第,才子佳人的舞台,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各家学说的集散地。在这里,不知有多少春风得意的新科进士跑马看花,也不知有多少落魄文人骚客醉卧街头,更不知有多少丹青圣手挥毫泼墨,多少域外使者晋谒取经。这里的丝竹管弦让人沉醉,这里的晨钟暮鼓让人警醒,这里的古建碑林让人折服,这里的古籍经典让人安宁。


站在安远楼北望,连接内地和西北的交通大动脉西安火车站,就坐落在城墙不远处。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一阵阵汽笛长鸣,一列列火车进出,车站内人如潮涌,广场上熙来攘往,浓烈的人间烟火气显示着这座城市的张力和活力。西安不仅是西北沟通内地的枢纽,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大门,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不过,曾经的驼铃古道早已被中亚中欧班列取代。西安正以崭新的姿态迎四海宾客,伸开双臂向五洲开放,重新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热门城市,正是踏着时代的节奏,我们走进西安。


我走过西安的古城墙,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如滴水入海,不曾让这座城市泛起一丝涟漪。可此行在我心头掀动的波澜,却久久不能平息,因为,这是我的圆梦之旅。西安,再见!


作者:焦正理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