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视察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


由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广电媒体共同推出的大型融媒体报道《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实践》,今天来看京津冀三地农业科技团队如何通过协同创新,合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活灵活现的小鱼、栩栩如生的老虎、让人垂涎欲滴的桃子……在沧州黄骅的一家非遗面花制作工厂,经过揉面、搕花、晾花等18道工序后,一屉屉面花就露出了真容。



河北银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孙亚男:


那现在咱们用旱碱麦来进行深加工的产品,除了我们常见的挂面、面花、馒头之外,我们也开发了大概二十几个系列100多个品种了。以前旱碱麦的产量非常低,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可以吃得到,现在大家平时也是可以吃到的。


一朵"花"连着一粒麦。亩产245.4公斤,预计总产24.5万吨,足足比去年增产1成。这是今年沧州100.2万亩旱碱麦交出的丰收成绩单,也是京津冀协同创新带来的"粮满仓"。


在距离银海农业40公里外的中科院海兴试验基地,这里藏着唤醒盐碱地生机的秘密。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封晓辉:


你看这个白花花的是吧,这就是那真正的盐碱地,上边的表层含盐量比千分之十都高,比这咸菜还咸,别说长庄稼了,长个盐生植物它都难。


沧州海兴是环渤海盐碱程度最重的地区之一,中科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在这里建起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示范基地。来示范基地的年轻科技人员中,90%毕业于北京高校,封晓辉博士就是其中的一员。


地里盐多,天上水少。封晓辉所在的中科院团队决定"以盐治盐",钻研出"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技术,让盐碱地上不再光秃秃。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封晓辉:


咸水冰在融化的时候,先融化的是咸水,含盐量能达到50‰以上,最后融化的水,融冰水是淡水,就把表层40公分的就实现了脱盐,能够种植这个耐盐植物,比如种棉花、种向日葵,就可以种这个了。


如今,咸水结冰灌溉、微咸水灌溉等多水源技术已在环渤海地区30多个县(市、区)推广约1200万亩,相比2012年,平均每亩节约淡水60多立方米、增产粮食100公斤。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封晓辉:


一年看不到成果,两年看不到成果,但是十年绝对能看出一个质变来。


封博士团队是跟土地较劲,沧州本地的农科团队则把功夫下在了种子上,重点突破一系列适宜盐碱地小麦生产的关键技术,先后育成推广了捷麦19、沧麦6002等耐旱耐盐碱品种。同时,建成了省级旱碱麦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形成168项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院长 研究员 阎旭东:


它们的主要优势就是抗旱、耐盐性比较强,在3‰含盐量的土壤上能够正常生长。在我们这个示范基地,利用六步法种植技术,实际测产是达到822斤,就是在比较干旱的情况下,它也能够达到400斤以上的水平。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一个由沧州市政府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的农产品加工院也正式揭牌。这意味着,将有更多来自北京的科研力量助力提升旱碱麦的附加值。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院长 研究员 阎旭东:


一个方面就解决咱们当地农产品加工技术问题,同时为咱们当地培养一批这个农产品加工的人才。


土、肥、水、种是盐碱地治理的几大关键,说了土、水和种子,接下咱再看看这个肥料。天津农科院研发的土壤改良肥,已经进入到大田试验阶段,即将应用在河北沧州的试验田里。



天津市农科院资环所盐碱地改良与利用团队负责人 肖辉:


互补的还是很强的,相当于我们做地下,他们做地上,地下的和地上的结合,再加上水,才能使盐碱地上的作物充分发挥它的一个潜力潜能。


粮仓满载喜悦,田间生长希望。如今黄骅旱碱麦产品走出河北,走上了京津餐桌,深受消费者青睐。从"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到香喷喷的面花,渤海之滨一曲协同创新歌,开辟了新粮仓。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封晓辉:


你做土,我做植物,有的做水。我们京津冀的科学家在一块共同合作,各有各的分工,各有各的这个任务,我们共同合作把这个盐碱地产能提升上去。我觉得我们这个盐碱地的春天又到了。

来源:冀时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