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人行衡水市中心支行召开2023年一季度新闻通气会,会上,货币信贷管理、调查统计、支付结算、办公室四个科室的有关人员分别就一季度全市银行业存贷款金融运行情况、金融助力稳增长稳就业、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支付系统推广宣传、“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工作向媒体记者进行分析介绍。今年一季度,人行衡水市中心支行充分发挥央行职能,贯彻落实各项金融政策,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提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服务百姓民生。


一季度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稳定增长


截至3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289.41亿元,比年初增加391.0亿元,同比增长12.25%,比去年同期高出2.8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2815.11亿元,比年初增加149.79亿元,同比增长7.2%。存贷比53.22%。


截至3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60.84亿元,比年初增加75.84亿元,占全部贷款增加的50.63%,同比增长8.56%,高于全部贷款同比1.36个百分点。住户贷款余额1044.29亿元,较年初增加43.95亿元,增幅4.39%,其中:个人经营性贷款较年初增加23.96亿元,增幅9.88%,高于全部贷款增幅4.26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余额803.91亿元,比年初增加56.29亿元,同比多增31.83亿元,一季度新增制造业占全部贷款增量的37.58%。


从金融机构类别看,贷款增量的主力军依然是“农”字头金融机构。农商银行、农业银行、农发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增加额分别为31.85亿元、18.51亿元、14.16亿元和5.86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达到47%。


金融助力稳增长稳就业取得积极成效


今年以来,人行衡水市中心支行按照上级行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全力做好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信贷投放保持稳定增长,做到“全年同比多增,节奏平滑均衡,年初靠前发力”,保持信贷投放稳定增长。


二是用足用好各类再贷款工具,为市场主体提供低成本资金,同时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


三是指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优化“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落实落细尽职免责制度,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


下一步该行将继续加强窗口指导,聚焦重点领域,加大对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乡村振兴、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促进市场主体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支付系统推广宣传活动


为推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宣传在全社会有效覆盖,该行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列入“八五”普法重点内容,积极组织辖内银行机构开展“送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督导各银行机构建立本单位反电信网络诈骗长效宣传工作机制,坚持集中宣传与经常宣传相结合,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金融便民服务紧密结合,综合运用多种宣传形式,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公众对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方式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


同时,该行积极开展支付系统推广宣传工作,引导居民提高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度和对现代支付渠道的普及与应用,通过宣传让人民群众更多的了解了现代化支付系统、非现金支付产品与应用,知悉支付结算新政策新规定,增强了防范支付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了对支付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积极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为切实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提升金融消费者风险责任意识、权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按照石家庄中心支行《2023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方案》,该行以“权利 责任 风险”为主题,在“3·15”期间组织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通过宣传活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社会公众了解了金融消费者八项权利,关注风险提示,提醒公众警惕非法“代理维权”活动的侵害。同时活动期间,该行及各金融机构畅通投诉受理处理渠道,在醒目位置公示投诉电话,及时、高效受理处理金融消费者的投诉与咨询。


下一步,该行将持续把金融宣教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统筹制定年度宣传计划,加强与其他监管部门协调配合,加强金融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建设,谋划好6月、9月期间宣传活动。同时,继续督促辖区金融机构落实好《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把金融消费者教育贯穿于日常经营活动中,加大对社会公众的金融宣传力度,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


记者:王亚雷

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