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衡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结合道路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主动深入查摆问题,创新执法理念,深入探索“非现场”执法新模式,在破解交通运输执法矛盾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当前,随着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逐步深入,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任务的日益加重与执法人员少、执法装备差、信息化水平低的矛盾,行业科技化水平与执法部门监管手段科技化水平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凸显。


为破解这两大矛盾,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自2022年8月份就开始尝试运用省市级信息系统对辖区“两客一危”企业开展“非现场”执法,初见成效。今年一季度,执法支队“非现场”执法再发力,取得显著成效。



“河北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河北省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服务平台”“河北省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衡水市运政信息系统”……执法人员通过多平台对照车辆具体信息、单牌发放信息、运行轨迹信息,精准查处企业未按照规定制作包车牌违法行为、企业车辆异地营运、“人单”不一致等违法行为;结合暗查暗访、晨检夜查、错峰突击检查等现场执法方式,对企业监控人员未有效履职、平台违章处理率不足90%等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多方印证查处企业违法行为。


随着一系列举措落地,“两客一危”企业“监控人员未有效履职”“线路两端均不在车籍所在地”“未按规定制作运单”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非现场”执法方式的微创新,通过充分运用科技化、信息化手段集中解决了执法取证难的问题,为“两客一危”运输领域执法监管开创了新思路。它是交通运输领域转变执法理念的积极拓展,有效提升了运输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行动自觉,推动由“要我守法”到“我要守法”的良好交通运输市场运营氛围形成。


在提高执法效率和灵活性的同时,“非现场”执法新模式的推行也减少了执法人员进企业的次数,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了监管效能和营商环境的双提升。


通讯员:艾密藏 李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