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浓郁的书香春节氛围,衡水市图书馆推出2023年新春文化季系列活动,与广大读者在书香中共度新春佳节。


春节阅读市集


1月14日、15日、18 日、19日,衡水市图书馆会在一楼共享大厅开展春节阅读市集活动,每天时间为上午9:30-11:00、下午15:00-16:30,大厅内会打造多种特色区域,整体凸显喜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增加兔年元素,通过多样化的现场体验,呈现“生活"与"阅读"的美好关系,让读者在“玩”中感受书香。


“以书换书、共享阅读”。秉持"免费、公益"的原则,唤醒“沉睡”的图书,活动中读者将家里闲置的书籍拿出来与其他人交换,有效地利用闲置书籍,实现资源共享、知识共享。活动结束后,将换书后剩余书籍进行筛选、整理,后期可用于图书驿站书籍的流动。(将前期馆内读者捐赠的书籍进行挑选、备用,在活动开始前期起到铺垫作用,1月14日起,活动延续至1月19日)


“时光印记、活字印刷”。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近距离体验古人的文明智慧,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将讲解活字印刷的流程,由读者通过刷墨、覆纸、拓印等工序,制作出各具特色的活字印刷作品,锻炼读者的动手操作能力。(每日限制100张)


“把大自然装进书签里”手工DIY活动。为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读者亲自动手用树叶及花瓣制作精美的创意书签,收获一份来自大自然的礼物。(每日限制50份)


“定格幸福时刻、爱在衡图绽放”全家福拍摄活动。对于中国人而言,全家福有着特殊的含义,它承载着亲情,代表着团圆。一楼共享大厅会搭建全家福拍摄背景板,读者和家人一起穿上汉服,可以拍一张古风古韵的全家福。


趣味投壶。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将古代传统游戏呈现在读者面前,让前来参与的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人的乐趣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创意黏土手工画。由工作人员给小读者普及春节的习俗文化,讲解手工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带领孩子们通过手工制作来感受新年的喜庆氛围,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每日限制20组家庭)


2023,阅读来跨年——共读《红星杨》


1月1日—1月19日,市图书馆邀请衡水市青少年作家协会优秀领读老师息玲玲,在衡水市图书馆读者活动群里与小读者一起进行红色图书《红星杨》的阅读。


《红星杨》是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是一部传承红色基因、锤炼红色精神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乡村少年杨留贝和他的伙伴们保卫红星杨,并在烽火年代里成长的鲜活故事。小说见证了中华儿女追求民族独立,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大无畏革命斗争精神。


活动通过线上腾讯会议的形式开展,每次由老师领读,阅读1—2个章节,用10天完成整本书的阅读。让孩子们在享受阅读快乐的同时丰富精神世界。


“博物馆里迎新春、金兔贺岁庆新年”研学实践


为带领读者欣赏家乡画家作品,1月14日、17日、24日,先后会有55组亲子家庭走进田茂怀虎文化艺术博物馆。


进入馆内,讲解员首先会带领大家一边参观田茂怀虎画作品,一边讲解这些作品的创作灵感以及每幅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远意义,让参观者从作品中感受田茂怀老先生对艺术的追求、对虎的热爱。


随后讲解员会向大家讲解春节传统文化的习俗,在感受传统节日魅力的同时与孩子们一起以兔子为元素进行绘画创作、做手工,提高青少年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创作灵感和创作热情。


“兔年国潮嘉年华”手作系列——不织布兔头帽手工DIY


为让孩子们更深切感受中国年的欢乐气氛,捕捉中国特色元素,1月27日 ,20组亲子家庭会齐聚衡水市图书馆二楼国学馆,参加“我们的节日——春节‘兔年国潮嘉年华’手作系列——不织布兔头帽手工DIY”活动。


活动会分为两部分,首先由工作人员向读者们普及春节民俗文化知识,让亲子家庭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接下来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展不织布兔头帽手工制作活动。活动中会以不织布为原材料,通过亲子共同裁剪、缝、贴等工序加工完成不织布兔头帽子,以此来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性与合作性。


【衡图工坊】“品年味 写百福”


百福图,中国民间传统寓意字样。1月19日,在衡水市图书馆二楼国学馆,读者们可以参加“品年味、写百福”活动。活动伊始,工作人员会为读者们介绍百福图的寓意以及“福”字在新年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会介绍“百福镜框”的制作方法。


接下来,工作人员会给每组亲子家庭发一个木制相框和百福图临摹描写卡纸。卡纸上是以篆体为基础的一百多种形态的福字。工作人员会指导大家书写百福。


除了这些活动,市图书馆还会开展“我是好书推荐官”优秀视频展播、“共同学习二十大,手抄金句”线上征集展示、迎春纳福送春联、“虎报喜讯 兔迎新春”话春联、爆竹声声年来到等活动。此外,还有知书达礼系列活动,通过系列短剧+经典名句的形式,向小读者传播国学文化。


通讯员 吴承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