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回来了啊!”


“回来了。这不快开学了,小孙子想回来转转。空气新鲜,犄角旮旯都干干净净,在村里住着,不亚于在城里!”


今年72岁的阜城县崔家庙镇东高城村村民刘红军,原来一直在衡水市区居住。自从老家实现“华丽转身”之后,就重新装修了老宅,每个月还要回村里住上几天,和乡里乡亲们唠唠嗑、遛遛弯、下下棋。



去年以来,阜城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农”的本质、“村”的风貌、“人”的参与、“居”的变化,全方位、全要素、全流程推进各村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走出了一条“绿富美”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新路。


规划先行有看头“一村一特”有品质


干净整洁的柏油路、清爽敞亮的农家小院、绿树红花掩映的小花园……初秋的清晨,走进东高城村,犹如打开了新时代农村的斑斓画卷,谁能忍得住不在此驻足流连?


“我们村是西汉弓高县城的旧址。广场上、公园里,处处都是汉文化。”8月24日,东高城村村民倪桂玲带着13岁的孙子曹世祥,来到一街之隔的西高城村汉风文化广场听退休教师曹根昌讲汉文化知识。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突出村庄规划,尤其是规划要符合农村工作实际,使村民能长期受益。阜城县按照“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的要求,聘请专业公司逐村制订了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


为实现多种资源、多种渠道、多方面资金的综合发力,阜城县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民生工程、“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以及涉农项目的实施一并考虑,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引导作用,整合各类资金,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共建美丽乡村。目前,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已完成投入3.2亿元。


阜城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把定性指标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全面做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的研制工作,形成拥有18大项、31小项具体的建设考核评分标准,涵盖农村基础设施、文化挖掘、环境提升、服务保障、产业经营、村庄治理等方面。


阜城镇魏王村按照“党建+”的思路,利用坑塘整治后的闲散土地,新建占地1300平方米的智慧党建主题文化广场;崔家庙镇刘枣胡村挖掘“把最后一口粮食留给八路军”的革命母亲王秀珍的故事,建成初心广场;霞口镇前宫庄村以老县委书记宫培林平生事迹为主线,修建700平方米的红色广场……截至目前,阜城县共打造省级美丽乡村35个、县级美丽乡村54个,并顺利通过省级“村庄清洁行动示范县”验收,基本实现了“一村一特”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树木郁郁葱葱、道路整洁干净、房屋错落有致、景色秀美怡人……如今,在阜城县,“脏乱差”不再是人们形容农村的“标配”词汇。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有序”和“清新、雅致”。


各美其美有亮点 “一村一景”有颜值


村西南占地40余亩的蓄水坑塘、村西高11米的“塔头山”,有山有水的阜城镇冯塔头村是阜城县名副其实的“山水田园小镇”。村庄原有肌理保持完好,道路平坦、干净整洁,老旧砖瓦打造成的门前花园,简约、古朴中透露着精致的情调。


乡土,永远是褪不掉的底色。阜城县秉承“原生态就是地方特色、烟火味就是最美乡愁”的理念,以“最小化干预原则”施工,在村庄整体风貌的改造提升上保留乡土气息,不搞过度美化,顺势进行修复、利用,通过精细化打造把“通透、敞亮、有序、墙净、植绿”的标准融入到村庄原始风貌中。



——变“废”为宝。阜城镇芮王村利用废旧汽车轮胎,打造了创意景观小品;建桥乡彭刘雄村用废弃石磨盘,建成“谷色谷香”广场,重现丰收场景和农耕文化气息。


——变“古”为宝。大白乡谷庄村弘扬国粹京剧文化,对京剧大师荀慧生故居,在保留房屋原色原状的基础上,进行维修提升;霞口镇小朱庄村对百年古桑园进行保护,建设了1900平方米的桑园广场。


——变“虚”为宝。霞口镇北边庄村挖掘明朝燕王扫北时期村里发生的孝义故事,建设孝义馆、孝义街,传承孝义文化;漫河镇南学村根据村里流传的“牛翁劝学”的故事,打造了劝学广场。


从“一处美”到“一片美”,阜城县各乡镇按照连片打造的工作思路,规划建设美丽乡村环线,以点带线、以线扩面,促进整体环境提升。霞口镇突出“梨韵文化”“运河文化”,通过打造节点、联通路线,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契机,建设河路联动、河村联兴的乡村旅游示范区;漫河镇依托西瓜主导产业,围绕瓜菜环线核心区,形成一条“多点支撑、两环相接”的精品乡村旅游路线。


同时,阜城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一二三产融合上做文章,积极培育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事体验、乡村康养等新型产业。漫河镇西甜瓜专业村后八丈村,深入挖掘产业文化,绘制西瓜文化街,建设西瓜游园,创建“合作社+园区+长廊”观光片区;霞口镇后宫庄村结合“梨韵文化”,发展农旅、文旅、商旅,建设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变“面子”美为“里子”美,变农村美为农民富,努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三治融合”有盼头 “一村一韵”有内涵


500多米的法治文化长廊里,将法律条文以知识问答、法治案例、法治典故的形式,用生动活泼的漫画、通俗易懂的文字表现出来;村主街道的法治宣传栏里,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游园内处处可见简洁明快的法治宣传标语……走进阜城镇冯塔头村,一股浓厚的法治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阜城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把“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依靠“三治融合”强化美丽乡村管理。



建设美丽乡村,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才是治理之本。阜城县坚持建管并重,引导农村党员带头参与环境整治,把美丽乡村建设维护作为乡镇综合执法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农村环卫长效保护机制。各村推广“一约三制”(完善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和“积分制”管理,倡导志愿服务机制),让党员干部担任“路长”“湖长”“林长”,落实网格管理,健全从问题发现、反馈、整改、到建立长效机制的闭环管理。


此外,阜城县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设立环境卫生“红黑榜”;通过开展清洁之家“评一评、晒一晒”活动,引导村民讲文明、爱卫生;通过组织“老一辈”讲历史沿革、“新生代”讲新风新貌,倡导移风易俗,破除大操大办陋习。


一方庭院,满屋时光,干净整洁的乡间庭院是村民安居乐业、追求幸福生活的起点。通过美丽乡村建设,阜城县各村不仅拥有美丽的“颜值”,各美其美的村庄更颇具“内涵”。拂过美丽乡村建设的琴键,阜城奏响的是村民迈向小康生活的华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