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入党50周年,也是我从艺50周年。今年也是衡水第一个内画车间组建50周年。可以说,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就没有衡水内画事业的今天。”建党101周年前夕,衡水一壶斋工艺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张汝财如是说。
张汝财是冀派内画创业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于1972年2月21日入党,同年3月31日分配到阜城县地方国营综合厂工作。他业余时间喜欢画内画,可是当时处于计划经济时期,不许个人单干,不许招徒弟,也没有内画玻璃坯料,无法施展才能。恰好,该厂能吹制玻璃鼻烟壶,厂党支部为给国家出口赚外汇,于同年12月成立了内画鼻烟壶车间,给他创造了机遇。厂领导任命他为车间主任。他作为车间唯一的共产党员和国营正式工,负责业务经营和管理,培养内画人才。
张汝财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大家加班加点钻研业务、勤习书画,常常干到后半夜。由于当时美术书籍奇缺,张汝财远近搜求《古今名人画稿》《中国画人物技法》《芥子园画谱》等书,临摹山东毕荣九和北京叶仲三、孙星五、丁二仲等清代内画鼻烟壶大师的作品,探索内画理论和技法创新,并分享给大家。车间画工各有风格,张汝财工笔画惟妙惟肖,庄树鸿人物画神情活灵活现,刘子艺大写意磅礴洒脱,其中王习三的京派内画技法精湛画技最高,成为技术指导。首批产品从天津外贸出口,车间创下第一笔外汇,受到县委县政府重视。厂领导给张汝财压担子、提要求,内画车间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冀派内画”崭露头角。省、地领导多次来内画车间视察指导,当时衡水地委领导决定将内画车间上划到衡水第二轻工业局管理,以加快发展。
1977年车间搬迁到衡水,不久扩建成为衡水地区特种工艺厂,画工增加到30多人,其中党员达到十几名。张汝财介绍画工刘和平、王千、由凤华等人先后加入了党组织。1979年12月,特种工艺厂组建了党支部,李长林担任党支部书记兼厂长。这是衡水第一个内画党支部。张汝财作为支部重要成员,积极协助李长林,把党支部建设成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衡水地委领导对该厂寄予厚望,划拨土地,申请省轻工业厅资金,建造工艺楼。特种工艺厂迁入新址后,新老画工用“一壶斋”“墨香斋”“玉垒斋”等斋号(画室)落款,对外品牌混乱。为统一斋号,该厂于1984年11月15日将“一壶斋”注册为商标。从此,该厂走上品牌化发展的道路。
1987年国际市场发生变化,工艺品出口困难,全国性工艺品厂纷纷倒闭。特种工艺厂冀派内画濒临绝境。当时是军转干部张海森任书记兼厂长,全力以赴也难以扭转局面。危难时刻,时任副厂长的张汝财挺身而出,于1988年8月18日出任厂长,1992年6月兼任厂党支部书记。
张汝财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在全面继承传统内画艺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红色题材,教育和启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扩大了冀派内画的影响力。1993年,文化部以“一壶斋”为龙头,命名衡水市为“内画艺术之乡”。1996年,张汝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被中国轻工总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同年,衡水市委、市政府举行“双冠大师”张汝财表彰大会。张汝财不负厚望,再接再厉,不断为歌颂英模人物和纪念国家重大活动作出新贡献。1999年,他带领“一壶斋”艺徒绘制了“共和国三代领导人”肖像内画。2003年12月以来,绘制了航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人肖像内画赠送本人收藏。2005年,绘制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地道战》《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等系列内画作品,创作了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爬雪山 过草地》《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等系列内画作品。2006年9月,衡水内画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他们绘制了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英雄人物内画。2011年,绘制了庆祝建党90周年的双百人物共产党员肖像内画。2013年5月,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绘制了毛泽东肖像系列套壶。这些作品深受人民喜爱,屡获大奖。2014年5月,“一壶斋”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8年10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汝财非遗传承基地”。
在衡水市改制领导小组指导下,特种工艺厂于2003年改制为衡水一壶斋工艺品有限公司。目前,张汝财筹资1.37亿元,正紧锣密鼓地建设“衡水内画艺术非遗传承博物馆”,争取明年“七一”前竣工并投入使用。
“回首五十年,弹指一挥间。衡水内画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关怀。”张汝财深情地说,“是党培养了我们这些内画艺人,没有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就没有冀派内画。党的恩情永不忘,我将带领‘一壶斋’团队创作更多好作品,回报党和人民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