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响起的时候,刘柱正在聚精会神地看图纸。
“你要摆脱这个家,是呗?”从父亲的声调里,刘柱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孝顺的刘柱没敢吱声。
“我知道你恨我,要不是小腿骨折,我准备把这个秘密带进棺材里的!”刘柱父亲还是没改以往的威严。
“爹,不是您想的那样子!”刘柱轻声地说。
“那为什么你半个月不回家?不早不晚的,偏偏在我告诉你虎子的事儿后!”父亲的话让刘柱一时哑口无言。
“爹,您腿骨已经接上了,在家慢慢调理就行,日常不是有我娘照顾您吗!”刘柱敷衍着父亲,紧接着又解释道:“我这几天去找虎子哥了,我把当初是您塞信的事一说,他当场就说要用钱报答我们。”刘柱说这话时有点兴奋。
“什么!你个兔崽子!”刘柱的父亲几乎是在怒吼。
“爹,您别着急,咱这不是要干正事儿吗!所以,我才张嘴要了500万。”刘柱急着打圆场。
哐当一声,电话那头的轮椅翻倒了。
刘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迈进了家门,看见母亲正在给独轮车刷桐油。
刘柱望着独轮车,时光回到了童年。
那一年,刘柱四岁。有一天早上,他拉着父亲的衣角,央求父亲带他一块儿出去。
刘柱父亲推车前行。临近中午的时候,才进了一个村子,停在了一棵大树下,他摇着拨浪鼓高声吆喝着:“破布衬烂套子换钢针,骨头换洋火!”顷刻间,一群人围住了独轮车。有的买学习用品,有的挑选红头绳,大人们则忙着挑选日用品。
从那天起,刘柱知道了父亲是一个货郎,还有一个只能靠手推车出行的村子——无路村。
“傻小子,愣在那里干什么?还不赶快给你爹赔个不是!”刘柱娘嗔怪道。
刘柱半蹲在父亲的轮椅前:“爹,您还生气呢?我承认,当初我是记恨过您!”
刘柱父亲老泪纵横:“小柱!虎子从小没了爹娘,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后,两个老人愁得团团转!他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当时,我也没和你娘商量,就写了一封信,把钱放在信封里,塞到了虎子家门里,谁知,第二年你也考上了大学,你爹无能啊!不能同时养两个大学生!”
刘柱父亲说着话,就要抽自己的脸。
“爹,我现在已经圆了大学梦呀!我当兵后也入了党,完成了您的心愿。我赶上了好政策,退役士兵可以报考大学,学费全免”,刘柱掏出纸巾替父亲擦干了泪水,“爹,我也看到了,自从您不再做货郎后,依然还坚持去无路村,村里谁家的猪该卖了,谁家的树成材了,这些小事您都一清二楚,您做这个农村经纪人,也不是为挣钱,我能看出来,您是想方设法让乡亲们多挣钱!”
刘柱父亲用拳捶打着胸口:“你爹没文化,能做的就这些了!可我这次小腿骨折后,觉得再也不能为无路村做什么了!”
刘柱父亲控制不住自己:“小柱啊!我也和你说过多次了,有一次我在无路村突发急病,晕倒在地,是村党支部书记号召乡亲们捐出门板、被褥,青壮年轮换着抬我去医院的,三十里路呀!多亏了无路村的老少爷们呀!”
刘柱父亲用颤抖的手指着刘柱:“可,可!”刘柱父亲一时哽咽,“可你居然去找虎子要钱!”
刘柱父亲情绪激动,面带失望:“我们应该知道感恩,听说你学的畜牧兽医专业,要是做技术员的话,不光能拿到万元工资,还有销售提成,我是怕你走啊!”
刘柱一拍脑门,“爹,是我着急没说明白!虎子哥这几年生意好了后,没少给村里办实事,但都是些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应该发展产业项目,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现在,虎子哥正愁没有项目,当初他是因为没有技术人才,所以没敢投资养殖,虎子哥说了,这500万是捐给村里的项目资金。”
刘柱接着打开图纸,给父亲描绘起来:无路村地处滹沱河古道,遍地是松软的白沙土,根本就没有路可走。但是,无路村远离城镇便于养殖,为了降低养猪风险,我们采取自繁自养模式,猪舍顶上的光伏发电,这是我们最低收益的保证,以点带面……
刘柱父亲听着听着,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
“爹,您猜虎子哥最后说什么?”刘柱问父亲。
“我们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帮家乡摆脱贫困!”
作者:朱立伟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