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市民纷纷走进衡水博物馆,近距离观赏文物,感悟衡水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


衡水博物馆位于滏阳河畔衡水文化艺术中心B区,建筑面积11182平方米,展陈面积5402平方米,馆内文物1400余件,含蕴河湖钟灵毓秀,汇聚千年天宝物华,彰显儒乡古意雅韵。馆内设有“衡水春秋·风物衡存”——衡水历史文化展厅、“大儒之乡·英才辈出”——衡水历代名人展厅、“红色血脉·信念传承”——衡水红色文化展厅、“古韵传承·匠心闪耀”——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展厅、“水韵千年·灵动湖城”——衡水水文化展厅等八大展厅。




5月15日,正值周末,在衡水博物馆门前,记者看到,通过预约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他们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经过严格的防疫措施后有序走进馆内。“正好是周末,听说博物馆开馆了,我就赶紧预约过来参观了,准备带孩子好好看一看!”在博物馆入口处,市民陈女士正带领孩子登记个人信息,她高兴地说:“来衡水博物馆参观一直是孩子的一个愿望,如今正值‘国际博物馆日’,又赶上博馆物再次开放,终于可以圆了孩子的心愿了。”记者看到,现场除了年轻父母带着孩子过来参观的,还有不少正赶上周末放假的中学生和喜爱历史文化的老年人,他们陆续走进馆内,从博物馆的1400多件文物馆藏中,深度了解历史,学习历史。




“这是冀州鼎!”在博物馆大厅正中央,赫然矗立的一尊三足圆鼎立刻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大家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将目光投向这尊大鼎,“大禹治水,天下分九州,九州为首,铸鼎以纪之。冀州乃九州之首,这尊‘冀州鼎’展示出了衡水作为大儒之乡,九州之首的气魄。” 跟随讲解员走在博物馆内,在历史文化展厅,一件件曾经被埋藏在地下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物,展示着衡水文化的源远流长,在衡水博物馆镇馆之宝——唐邢窑白釉剔花凤首皮囊式壶前,许多市民驻足,仔细观察着壶上的雕刻纹路和造型,不禁为古人精湛的技艺赞叹。



在历代名人展厅内,衡水明清进士榜前的“金榜题名”金色龙柱成为大家的打卡地,为了讨个好彩头,大家纷纷在龙柱前拍照留念。从红色文化展厅到历史文化展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展厅到历代名人展厅,市民们仔细地观察着眼前的图片、文物、文献资料。在红色文化展厅内,从枪支、炮弹等战争文物,到一个小笔记本、甚至一枚印章,了解峥嵘岁月里那些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




“不仅从那些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物中了解了衡水红色历史、历代名人传记故事,更亲眼看到了很多文物,还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没想到我们的家乡有这么多珍贵的文物,从它们雕刻的纹路、外部色彩,感受到了衡水的历史文化魅力,很有意义。”市民刘先生在参观完衡水博物馆后,感慨地说。


“要真把这些文物和历史看透,短短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是不够的。”衡水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因为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段历史,因此,要细致地参观博物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真正领略到这其中的魅力。”




衡水博物馆馆长杜相立告诉记者:“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一个城市的博物馆,是了解这座城市的最佳方式。希望更多人来到这里不仅仅满足于眼观,还可以细细感受,从中感悟到衡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增进对衡水历史文化的自豪感。从中了解衡水,感悟衡水!”

摄影:王铁良 杜俊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