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阵地前移  助力乡村振兴
武邑县创建50所农村党校覆盖全体农村党员


图为武邑县审坡镇贾寺院村党校揭牌仪式现场。李辉 摄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20日,武邑县审坡镇贾寺院村党校揭牌成立。在古槐广场上,县委书记带领县委常委、各乡镇区党(工)委书记、相关县直单位负责人、中央党校驻贾寺院村工作队员和该村及周边村“两委”班子成员重温入党誓词。


随后,大家进入党校教室。县委书记围绕为什么设立农村党校、如何推动基层党校工作、镇村党员干部如何借助党校做好工作,讲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专题党课。党员们说,这堂党课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感染性、鼓舞性和教育性很强,受益匪浅。这是该县创建农村党校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武邑县将党员教育主阵地前移,探索实施1所农村党校培训本村及周边10余个村庄党员干部的“1+10”机制,创建50所农村党校,让基层党员时刻都能听到党的声音,实现了农村党员培训制度化、经常化、全覆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基层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基层干部就是这个根基中的钢筋,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然而农村党员干部却普遍存在接受教育机会少、党性锻炼不够、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致富带富能力弱等问题。为此,武邑县决定建立农村党校。在中央党校帮助指导下,该县按照“县级抓统筹、乡级抓整合、村级抓创建”的原则,在综合研判全县524个行政村区位优势、特色产业、党员数量的基础上,选出50个建设党校的村庄,并按照“有醒目牌匾、有领导机构、有规章制度、有教学计划、有电教设施、有党建书籍、有培训档案、有师资队伍、有教学基地、有运行经费”的“十有”标准,高标准建设。他们将县级干部、乡科级干部、党校教师、涉农部门技术骨干以及各村“土专家”、“田秀才”等900余人纳入农村党校教师队伍,建立《教学培训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授课内容和次数。在课程设置上,推行党员“点餐”、党校“下单”、名师“下厨”的方法,实行“对门培训”“对口培训”“对接培训”。该县夯实乡镇党委的主体责任,将农村党校建设、培训等情况纳入乡镇党委党建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每期培训结束后,都开展参训学员满意度测评,提高授课实效性。赵桥镇刘家村是“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的家乡。村党支部书记刘国辰说:“农村党校用百姓话语,简单明了析事论理,深入浅出释疑解惑,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把深理论说成‘大白话’。俺们听得懂、用得上!”


该县精细化管理,全方位提升,使农村党校成为组织生活的平台、政策宣传的平台、技能培训的平台、为民办事的平台、纠纷调解的平台、民主议事的平台、人才培养的平台、民意反馈的平台、廉政监督的平台。农村党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武邑大地落地生根,促进基层党建走深走实,助力党支部成为“活力充盈、动力澎湃”的战斗堡垒。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呈现出党员意识增强、致富带富能力提高、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可喜变化。


截至目前,该县农村党校已培训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1万余人次,每名党员基本掌握1至2门致富技术,结对帮扶群众25000人。作为“摘帽”不久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去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50.9亿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776元,增长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