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高人民法院网站消息,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执行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明确,人民法院在执行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过程中,错误采取财产调查、控制、处置、交付、分配等执行措施或者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受害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解释》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


《解释》列举了11种错误执行行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存在这11种错误执行行为并造成损害,申请国家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这些错误执行行为主要包括,执行未生效法律文书,或者明显超出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数额和范围执行的;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但故意拖延执行、不执行,或者应当依法恢复执行而不恢复的;以及违法执行案外人财产,或者违法将案件执行款物交付给其他当事人、案外人的;违法采取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消费、限制出境等措施的等。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