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推动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护理学科全面的发展,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办到百姓的心坎儿上,是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通过护理拉近医患关系、提升就医感受、传递医学温度的真实写照。


“这个小改变确实好,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少受罪了”。1月4日下午,60岁的赵先生在关节骨二科病区做治疗时,身上依旧带着之前副护士长陈颖采用逆向静脉穿刺给他扎的留置针。


赵先生说,他之前住院时间久了,再加上血管细而且弹性差,穿刺难度比较大,每天的输液是责任护士头痛的事情,而自己每次看到护士来打针输液都心惊胆战。


针对赵先生这样的患者,副护士长陈颖采用了逆向静脉穿刺技术实施静脉输液治疗。这种方法与常规向心方向穿刺技术操作方法大体相同,只是输液针穿刺方向刚好相反。比较适合因长期或反复静脉穿刺血管受到严重损害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或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还有血管条件差、静脉显露不清或显露较短、弯曲又靠近关节的患者等。


这项技术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为患者保护血管增添了手段,能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另一方面易于固定,可以降低液体外渗或渗出率,提高血管使用率,减少血管损伤,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虽然只是穿刺方法的小改变,但是给患者带来的就医体验是全新的:“我这血管是不好找,以前在省医院都扎好几针,你们居然一针给扎上了,而且不疼!”“这针留得好好的,不红不肿,滴得也挺好,过两天再换吧!”“明天是你们陈颖护士长上班吗,还是让她来给我扎吧。”


输液方式的小改变轻松拉近了医患距离,这说明老百姓对医疗服务的心理预期并不高,而医务工作者作出改观来温暖患者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衡水四院,类似采取这类护理小发明或者小改进来提升服务质量,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肛肠科病房护理组发明了睡袍式病号服方便了患者治疗及日常活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组发明的CPAP管路固定帽便于幼小患儿呼吸康复等等……


“虽然这些小发明看似不起眼,却给护士的日常工作提高了效率,为患者减轻了痛苦,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也承载着我们护理人的人文关怀和贴心服务,彰显了护理工作中的创新性与人文性。”护理部主任梁平不无感慨地说,“医院领导高标准严要求,鼓励创新创效,这也让我们全院上下积极动起来。为了激励护士创新,我们建立了互助讨论群,群策群力,开动脑筋创新创造,最终的宗旨是为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升病人护理质量。”


开拓护理创新思维、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是临床护理工作持续质量改进的重要目标。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护理工作领域,护理部在注重护理学科专科建设的同时,围绕提升服务、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下足功夫、做足文章,让广大护理人员术有专项、业有专攻,一大批心灵手巧的“能工巧匠”发挥聪明才智,护理发明、护理创意、管理创新等广泛用于临床,其中很多发明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大大提高了就医体验,赢得患者一致称赞。


护理部创新创效、提升服务质量背后,是衡水四院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持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幸福感、安全感的强有力推动。在服务患者方面,医院领导提出“对群众的一些小事,看深一些、看透一些、做实一些,就能拉近和人民群众的感情,就能真心实意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要求全院职工树立“勇为群众办实事,真为群众办好事”的群众观,切实为群众医疗服务打通“最后一百米”。为此医院上下携手共进,共同出谋划策落实了一系列举措改善就医体验:提升智慧医院信息化程度,增加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预约形式;推进北园区通过河北省卫健委康复医疗中心验收,提升全市医养结合整体水平;开展多形式巡回义诊,宣传防病理念,从根本上降低居民医疗支出;出台制度提升门诊规范与服务质量,拒绝“冷硬”服务;进一步畅通急诊绿色通道,让就诊流程再优化就诊时间再缩短……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新的一年中,衡水四院将用心用情惠民生,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转化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健康衡水新发展格局内在动力和外在行动,奋力谱写现代化强院建设新篇章,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