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景县围绕建强高素质的乡村振兴主力军,努力做好“选育管用”四篇文章,着力打造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农村干部队伍。


五个优先抓选任,选出乡村振兴好苗子。该县坚持政治优先、能力优先、年龄优先、学历优先、企业家优先,实施“引雁回巢”工程,开展“把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双培”活动,推动年纪轻、素质高、能力强的人进入村班子。全县848个村全部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一人兼”,党组织书记50岁以下548人,占比64.62%;大专及以上学历340人,占比40.1%;企业家型村党组织书记449人,占比52.9%;“四类人员”占比100%,培养了一支年轻化、学历高、能力强的乡村振兴骨干队伍。


四项工程抓培育,练出乡村振兴高能力。该县推行“强心”工程,开展政治理论专题培训三期216人次,组织到红色教育基地学习760人次,党史学习教育讲党课370多场,增强了干部宗旨意识;推行“强身”工程,设立“干部大讲堂”,开办“干部夜校”,举办“擂台赛”二期,提升干部能力;推行“先锋”工程,培树“村容村貌好、集体经济强、社会治理优”等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78个,带动干部学先进、争先进;推行“正风”工程,制订农村干部“十不准”,建立八个负面清单,划出十二条干部履职红线,保证干部队伍风清气正。


三条措施抓管理,激出乡村振兴强动力。他们推行“三报到三解决”干部管理模式,村干部常态化到服务站值班,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村党支部书记定期到乡政府上班,解决政策理解不准确的问题;乡干部不定期到村坐班,解决工作完成不到位的问题。他们强化政治激励,10名村党组织书记录用为乡镇公务员,2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76人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他们落实经费保障全面提标,村级组织经费由15万元提高到18.3万元。


四个战场抓使用,创出乡村振兴新局面。他们在“民生”战场,办好“开门一件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200多件;在疫情防控战场,成立党员干部突击队1100多个,4000多名党员干部冲锋在一线;在环境整治战场,建设污水处理厂(站)51座,清理污水坑塘212个,完成户厕改造5416座,755个村实现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实现纳污坑塘、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战场,鼓励支持村干部带头发展种植养殖业、建立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年收入超5万元的村达到794个。


作者:郑蕊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