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衡水日报·晨刊》和《衡水晚报》发表了题为《“中国好人”宋瑞平五年建成爱心书屋》的消息,报道了宋瑞平在武强县街关镇南关村创办百姓爱心书屋的情况,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个半月以来,武强及周边县市的干部、党员、师生、群众等共计6000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书屋收藏着不少国学图书,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阵地。学校组织学生、爱心协会组织志愿者来这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6月25日,武强县街关镇明德小学组织学生前来阅读学习。武强画乡志愿者协会会长刘建峰,根据爱心书屋院里的二十四孝壁画,给学生们讲述了孝感动天、芦衣顺母、百里负米等故事,说明了敬老、爱老、家和万事兴的道理,阐述了创建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号召大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书屋陈列着大量文史资料,成为开展文史研究的宝库。高校和文史研究院所的学者、专家来这里查找资料。7月15日,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的梁松涛教授、副研究员贾文龙、副教授邵育欣,河北大学历史学院的教授吕志茹、副教授魏国栋、副教授刘玉梅、副教授孙海鹏,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郑立柱等带领博士生、硕士生来爱心书屋参观。他们细心阅读各种文史书籍,并拍照、复印书中重要内容,称赞这个书屋是开展地方文史研究的民间藏书宝库。他们时间有限,不能饱览书中所有内容。于是,借走《冀南五分区党史资料》、《永恒的历史——衡水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料汇编》、《安平县文史资料》等书籍。当天,河北旅游职业学院讲师郑胜明也一同前往书屋阅读。



书屋珍藏着很多党史书籍,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课堂。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人员前来阅读,接受党史教育。7月21日,衡水爱之光协会党支部带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爱心书屋参观学习,阅读党史资料。爱之光协会会长尹新梅说:“我们从报纸上得知宋大姐的爱心书屋收藏着很多珍贵的图书后,就一直想来看看。这次来阅读后,发现藏书果然品种齐全、包罗万象,尤其是有很多党史方面的书籍,令我们大饱眼福,深受震撼。我们要向宋大姐学习,更深入地学习党史,把协会办好,为群众开展更多志愿服务,办更多好事。”当天,志愿者们还开展献爱心活动,给群众演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打靶归来》《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红色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