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是太行山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时期,这个普通的小山村却度过了极不平凡的岁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敌后总校就设在这里。


1939年7月,5000抗大师生渡黄河、涉汾水、翻吕梁、越太行,经陕西、山西、河北3省的25个县,行程1250公里,辗转一年多,摆脱了日军的围追堵截,终于在1940年11月到达浆水镇前南峪。从1940年11月到1943年1月,抗大总校师生一直在这里学习和战斗。抗大总校在浆水镇两年多的时间里,创办了六、七、八三个学期,培养了8000多名学员。据统计,第七期共编印出版军事、政治、文化等教材41种,发行量达18000多册,创下了抗大创办以来之最。


抗大总校在邢台浆水镇前南峪,而抗大二分校在河北灵寿的陈庄。抗大二分校在陈庄办学五年,共培养了20000余名军政干部,其中有60多位共和国将军。


抗战时期,在全国各个战场上,都有抗大学员的足迹,而抗大学员“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精神也永远留在了浆水前南峪,留在了巍巍太行山。


文物无言,历史有声,让我们一起跟随镜头走进抗大的革命岁月。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