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不仅是眼科的常见病,还是一种严重损害视神经的眼疾。在全球失明人群中,约有四分之一的失明人士是青光眼导致。因青光眼在早期发病之初,基本上完全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不少患者都是到后期感觉到视力下降或者出现不适时,才发现自己患上了青光眼。究竟哪些人容易被青光眼“盯”上?要如何防范呢?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天眼科医生就来跟大家聊一聊视力的“无声杀手”——青光眼。


这四类高危人群


最好每年做筛查


尽管因青光眼而致盲无法挽救,但却是可避免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持之以恒,规律用药,定期复查,是遏制疾病进展的法宝。特别是对于青光眼高危人群,宜及早开始进行青光眼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等筛查。宜每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以下四类人最容易遭到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偷袭。


老年人易得闭角型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般发病时症状明显,多为眼痛、头痛、恶心、呕吐伴视力下降等。经常有病人因为头痛或恶心而首先就诊神经内科或消化科贻误治疗。


这类患者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远视眼。患者具有浅前房、窄房角等解剖结构,随着年龄增长,病理状态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如果40岁以上人群,老花眼出现的特别早,在黑暗中觉得眼睛特别不舒服就需要提高警惕。而如果出现上述眼痛、头痛等症状就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以减少视神经及视力的损害。


年轻人易得开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的特点就是患者无明显早期症状,因此往往是无意中遮住一只眼后突然发现另一只眼有一部分看东西有遮挡,也就是我们讲的视野缺损,而此时也往往是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了。


这种类型青光眼往往从患者年轻时就开始出现,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逐渐地影响患者视力、视野。因此一旦发现视力下降,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更要提高警惕。


高度近视患者易患青光眼 高度近视患者眼球拉长,眼球壁的张力降低,视神经抗压能力比较低。患者往往以为是近视度数加深,不断换眼镜,到最后才发现是青光眼,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了。因此建议高度近视者每年一次或每两年一次检查视野及视功能。


乱点眼药水易得激素型青光眼 慢性结膜炎是现在较常见的眼表疾病,经常会用到激素性眼药水,如果长期使用含激素的眼药水就容易患上青光眼。而如果对激素敏感,有一部分人即便短期使用,也会出现眼压升高的青光眼损害。


此外,青光眼属于心身疾病,如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抑郁等都可诱发其发病。还有暗室环境、近距离用眼过度,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心血管疾病也是其发病的高危因素。


眼压升高 视力骤降 别犹豫快就医


由于青光眼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缺乏病因治疗。临床中主要通过降眼压和改善视乳头缺损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目前尚不能治愈,需要长期持续治疗。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和手术的方法控制眼压及保护视神经。中医认为,青光眼是由于情志过伤,从肝论治,运用清肝泻火,疏肝理气,滋阴平肝,补益肝肾等方法治疗,再配合针灸手法,对已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保护有积极的作用。


青光眼的治疗重点是持之以恒,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要尽快就医:


1.对于高危人群如青光眼家族史、年龄大于40岁、尤其是55岁左右等人群,定期眼科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眼压、眼底、视野检查。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眼压升高、视乳头大凹陷、视野缺损等,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2.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眼压升高、视盘杯盘比增大、视野缺损,并出现眼睛酸胀疼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高度怀疑青光眼时,应及时就医。


3.若出现视野进行性恶化、视力急剧下降、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就医。


可别擅自停药 避免暗室用眼


针对青光眼患者的日常护理,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包括:遵从医嘱,及时并持续使用降眼压滴眼液治疗。要了解各类降眼压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出现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不可擅自停药;青光眼患者需要进行适宜运动,如慢跑、游泳等;避免眼外伤发生;积极治疗原发病。此外,还要避免在暗室下长时间持续用眼。


同时,适当的饮食调理,对青光眼的恢复也有好处。青光眼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平衡饮食,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此外还要注意:


1.忌吃油炸、油煎食物,少食动物内脏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食品,如辣椒、生葱、大蒜等。


2.不吸烟不饮酒,每天食盐小于6克。


3.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如谷物、麦片等,利于大便通畅,避免大便不畅引起的眼压不稳定。多食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如苹果、橙子、梨等。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乱点眼药水 当心被青光眼“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