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的每一天,我们都要学习和训练,还要粉碎敌人的各种进攻阴谋。那段枪林弹雨的日子里,我们高炮团誓死护卫着世界和平。”26日,在位于市区的供电公司家属院,国网衡水供电公司离休干部,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的94岁老兵崔廷芳,向记者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射炮兵都有一个共同的战斗誓言——‘人在炮在目标在,有炮弹就要和敌机拼!只要你炸不死我,我就要把你打下来!’”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时光荏苒,老兵心中的那段记忆依然难忘。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同年7月,我入朝参战部队高炮团秘密赶赴朝鲜。1952年6月23日,美国在战场上被中朝人民打得焦头烂额,节节败退,便处心积虑地想破坏和平建设的目标——水丰发电站。时任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高炮第504团2营6连指导员的崔廷芳临时代替连长指挥战斗,与战友们并肩对抗美国远东空军。经过8个多小时的浴血奋战,其所在的第504团成功保卫了水丰发电站。由于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崔廷芳被金日成亲自授予“朝鲜军功奖章”。



少年参军 只因心里种下一个和平梦




“我老家在枣强县恩禄村,1939年,我12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伙儿八路军文工团的战士,大都十七八岁的年纪,我就是从他们那儿听到的‘保家卫国和维护和平’,也是从那时候起心里种下了个和平梦,梦想着早日参军保家卫国。”崔廷芳说,因年纪小,他参军被拒,后到天津当了几年学徒工,“17岁那年,在老家参军了。”在战争中,凭借着聪明的头脑和极高的悟性,崔廷芳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炮兵。此后,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解放战争的历练,他由一名战士成长为指挥人员。


抗美援朝 高炮部队秘密入朝



1950年7月上旬,崔廷芳所在的部队奉命行军,秘密进入朝鲜。“没有人知道要去哪儿,当时,我们从上海出发,坐火车一路北上,到天津后改向东走,出了山海关也没停,后来到达灌水车站。因为前方大桥在二战时期被炸坏,我们下车蹚水过河,整整跑了一天一夜,终于到达目的地。”崔廷芳回忆说,部队在此驻扎了一个多月后再次出发,直抵朝鲜境内。也是到那时,他们才被告知,此次任务是保卫水丰发电站。


朝鲜水丰发电站在当时是世界上四个大型水力发电站之一,靠中国一侧为辽宁省宽甸县长甸镇拉古哨村,靠朝鲜一侧则为平安北道水丰镇,供给着整个朝鲜和我国辽宁省的电力,战略意义非常大。水电站一旦遭到毁坏,重建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保卫这座用水电站,我们团的战士天天绷紧了神经。”崔廷芳说,在朝鲜的两年里,他们日日看着美国的飞机不时在上空盘旋,也亲眼目睹远东空军在朝鲜土地上狂轰乱炸,但美军却迟迟未对水丰发电站下手。“我们猜测,美国是计划占领朝鲜后,把水电站留作己用,所以才没炸。”尽管如此,504团没有松懈,战士们时刻都在做着战斗准备。


生死一战 誓死保卫水丰发电站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已进入第二阶段,战争双方开始举行朝鲜停战谈判。朝鲜板门店停战谈判断断续续谈了几个月,却并未按照美国人的期望谈下去。美军气急败坏地认为,只有通过有力行动才能迫使中朝军队同意美国所认为的“光荣的停战”,他们把目标锁定水丰发电站。


6月23日早7时许,正当战士们准备学习文化课时,警报突然拉响,这也意味着美军远东空军正式对水丰发电站发起了进攻。据史料记载,当日美军共纠集了500多架战斗轰炸机对朝鲜北方11个发电站发动袭击,其中275架各型战斗轰炸机在32架F-86型战斗机的掩护下,疯狂地扑向水丰发电站。“我说赶紧就位,大家纷纷冲向阵地,朝着炮奔去。”战斗打响之际,6连连长凑巧未在作战现场,作为指导员,崔廷芳承担着指挥战斗的重任。“为了抢先夺取水丰地区的制空权,美国一上来用的就是新型飞机,战斗威力十分强大。”崔廷芳回忆道,飞机的轰鸣声夹杂着雨点般剧烈的爆炸声,令人窒息,炸弹坠地带来的冲击波更是能在瞬间将树木连根拔起。然而,站在4门高炮中间指挥掩体中的他,和所有的战士们一样,根本顾不上连天般的炮火,只是一心战斗。“射击时间长后,高射炮的炮管就发热,一般情况下,战士们得用扳手拆卸炮身管,可当时没有那个时间,大家就脱掉衣服,裹上擦拭火炮的维护布,把炮管包起来,然后赤膊去夹炮管,徒手卸炮身管。”说到这儿,崔廷芳的眼圈红了,“大家的手跟胳膊被烫得冒烟,却都强忍着,把打红了的炮身管换下来,继续跟美军干!只要你炸不死我,我就得把你打下来!”


“我们的部队越战越勇,越战越顽强,大家发扬了敢于战斗、不怕困难、视死如归的精神。9连的指导员靳太志(音)被炮弹炸伤,肚子被炸开了老大一个口子,肠子流了出来,可他就那么忍着痛作战,一直到失血过多倒地牺牲。一座炮架上的5名战士都牺牲了,仅剩杀红了眼的班长和一炮手,他俩不顾生死地向敌机发起反攻。团部的家属们给前线运输弹药,在水丰医院养伤的朝鲜人民军战士和朝鲜女护士也加入了战斗……”这一生死之战一直持续了8个多小时。敌机共向水丰发电站疯狂投弹566枚,1450吨,504团发射炮弹7000多发,共击落敌机8架,击伤10架。发电站中弹8枚,高炮阵地中弹5枚,我高炮部队伤亡66人。


获金日成盛赞——部队“有战斗力,有战斗作风”


战斗结束后的第二天,当时的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到水丰发电站视察,在经过6连时,作为指挥员的崔廷芳作了汇报。“金日成听说战斗是我指挥的,特别惊讶,不明白一个政工人员怎么还会指挥战斗。其实,我们团里经常提‘政工军事化、军事政治化’,我不在时,我们连长可以讲政治课,他不在时我也能指挥战斗。”崔廷芳告诉记者,金日成听完汇报后,连连称赞这支部队“有战斗力,有战斗作风”。


苏军顾问在听取战斗汇报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像这样一座大型发电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定会有几个高炮师保卫。这里只有一个团,几百架飞机来轰炸它,发电站基本完好,可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胜利!”


此后,经过一个月的修复,水丰发电站恢复了供电。打着如意算盘的美军,没能在这次精心策划的轰炸中实现原定目的和战略企图。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因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崔廷芳在战争结束后,被金日成亲自授予了“朝鲜军功奖章”。 


深藏功名 九旬老兵寄语传承红色精神



“每一场战争都伴随着流血和牺牲,每一个时刻都可能有战友离我们而去,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我们未顾虑过生死,只一心护卫和平。我们坚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终将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经历过战争年代,崔廷芳最庆幸的是自己未受过重伤,能够亲眼见证着祖国的成长和富强。25日,在观看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直播时,崔廷芳激动得红了眼眶,他感慨:“我是幸运的,亲眼看到了祖国的日渐强盛!现在,我们有了强大的空军和海军,拥有了制空权和制海权,跟过去再也不一样了!”


离开战场后,崔廷芳深藏功与名,默默为我国电力事业奋斗。他很少与他人提及战争经历,而是一直兢兢业业,事事冲锋在前,始终保持着一名军人的本色:回国两年后,他转业到云南一个水电站工作,在大山里一干就是17年。1973年,他被调入衡水地区用电管理所担任副所长,直至1987年离休。


“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我为人民做点儿工作,很不够,真的很不够。”英雄已迟暮,但信念尤存,年过九旬的崔廷芳仍旧想奉献余力,“希望后辈们了解那段历史,聆听战士们的英雄事迹,传承红色精神。”采访的最后,崔廷芳老人寄语年轻人,“先有国,再有家。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你们应该认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认识自己的责任,明确自己的追求,继承和弘扬红色精神,为国家发展多做贡献。”


谆谆寄语,激荡人心。


摄影 朱微

制作 朱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