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邑县大力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不断规范流转交易行为,完善服务功能,为各类农村资产资源依法流转交易提供服务平台,使农村集体资源发包方式更加规范化、透明化和公平化,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体系上下贯通、市场体系逐渐完善的工作格局。


强化组织保障,优化顶层设计。武邑县高度重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工作,自2017年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立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体系建设工作进行研究,深入一线调研指导,现场推进部署。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定期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坚持建章立制,先后出台了《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规范农村产权交易的指导意见》《武邑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和《关于农村产权抵押登记有关问题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并聘请法律顾问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业务开展提供法律指导及咨询服务,确保每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理可据。为保障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顺利运行,县农交中心运营经费由县财政专项列支据实拨付,免除农交中心入驻县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后的水电费用,为营业大厅及办公场所提供1000多平米办公面积,并调配5名工作人员,各乡镇服务站均在综合服务厅设有窗口并配有专职人员,各村均设有服务点联系人,做到了县有中心、乡有窗口、村有站点。为确保集体资产交易过程公平、公正、公开,推动集体资产优化配置和保值增值,县领导主动协调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与县供销社及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负责人进行对接,由各乡镇引导和监督农村集体资产流转交易和农村集体建设项目招标进入交易平台公开交易。截至目前,全县已组织完成集体资产交易项目1个;挂牌3项;规范土地流转合同130份,涉及土地15000亩,交易金额1300多万元。


部门协调联动,强力推进工作。为打造综合性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县委、县政府主动与市建行对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行政推动,供销社负责平台运营服务,建行负责协助管理、运营并提供一定经费。同时成立了由县建行副行长担任主任的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运管中心,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工作开展,初步形成了行政推动+公益服务+金融服务的运行模式,真正激活了农村要素市场,既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房屋财产权等农村产权的交易规范化,也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支持。针对农村产权流转入场交易率不高、农村集体资产入市规范交易意愿不强、抵押融资政策知晓度低的现状,该县积极进行宣传培训促进业务开展,多次邀请市产权交易中心负责同志和专业人员对乡镇村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政策宣讲并作现场答疑,同时,县交易中心深入各乡镇村进行宣传发动,促进业务办理。严格规范交易程序,县供销社全体领导班子及业务科长深入到乡镇、村主动联系对接集体财产流转交易业务,工作中坚持做到交易环节有人把关,工作节点有人负责,环环紧扣抓落实。农交中心工作人员积极作为,多方开辟渠道、广搜信息,与乡镇服务站紧密联系,及时获取可供交易的项目和交易意向。对符合交易条件的及时受理,对资料不完善的通过指导完善后予以受理,并跟踪服务,全程办结。通过对以前土地流转情况进行摸底走访,主动引导私下交易双方补办交易的鉴证手续,发放鉴证证书,获得交易双方认可,彻底解决土地流转交易遗留的历史问题,使土地流转工作“流”出了活力,“转”出了后劲,不仅让农民实现了增收,更促进了农业发展。目前农交中心已受理土地流转类网上挂牌18项,4000多亩标的在平台挂牌出让,涉及1000多户近15000亩正在做挂牌前相关准备工作。


目前,该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点已实现全覆盖,完成交易159宗,交易面积15000多亩,交易金额13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