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肉质细嫩、口感甜糯,是具有较高保健价值和营养价值的药食同源植物……”6月28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河北频道好货代言栏目,安平县副县长崔长友正在助农公益视频中介绍安平“小白嘴”白山药。


安平县副县长崔长友正在助农公益视频中介绍安平“小白嘴”白山药

“小白嘴”白山药是安平县独具区域特色的名优农副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产出效益。近年来,安平县通过培育龙头、打造品牌、延伸链条等举措让白山药的种植规模、品质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实现了与京津农产品市场的对接,成为了京津冀农业特色品牌。同时,种植“小白嘴”白山药也成为该县贫困户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县种植16000亩,种植户每亩纯收入可达万元。


专业化种植让产销跟上市场“步伐”


说起“小白嘴”白山药的种植历史,还要追溯回到汉唐时期。相传名门望族崔氏酷爱山药,崔氏在汉唐时期出了20余位宰相,因此“小白嘴”山药被赞誉为“宰相山药”。


据介绍,“小白嘴”山药的“小”,指产量虽小但营养价值更高;“白”,指表皮较白,肉质如玉,皮易剥离;“嘴”,指山药末端如婴儿嘴巴,吃起来香糯甜。


为促进白山药产业健康发展,安平县委、县政府坚持“大力扶持、积极引导、规范管理”的原则,组织农户“抱团”发展,由此涌现出一批集种植、储藏、销售为一体、实行统一管理的专业合作社。


位于安平县程油子乡义门村西的玉参白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建普,是后刘兴村人,早在2007年就开始种植山药。据他介绍,他是那年到保定蠡县参加红事时,发现当地人种植麻山药,投入少,收益高。于是,回家之后,在村里承包了八十多亩地,并从蠡县联系相关人员寻来经验,开始了种植之路。第一年一亩地就挣了一万多,收益明显比种庄稼高很多。第二年,十几户村民便主动找到李建普,开始跟着他种植,李建普也在第二年把种植面积增加到100多亩。


有了几年的山药种植经验后,2011年,李建普开始种口感更糯、更软、更甘、更面的“小白嘴”白山药。在李建普带动下,如今,后刘兴村70%的村民都种上了“小白嘴”白山药,亩产能达到五六千斤。


产量上来了,但销售又成了问题。为此,2011年,李建普成立了玉参白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目前已经成为一家从事山药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绿色企业。


除此之外,合作社还主要收购种植户的白山药,与多家经销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山药销往新疆、海南、深圳、山东等地,还远销香港、新加坡、日韩、欧美等地。为适应市场需求,合作社还建了可存储300多万斤山药的冷库。


义门村63岁的袁玲志已经在合作社打工好几年了,说起如今的幸福日子,他笑得合不拢嘴:“俺岁数大了,出去打工也不方便,在家门口种种山药、撒撒化肥、装装箱,一天能挣个一百四五,可满足了!”


同样是2011年成立的安平元龙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是以种植“小白嘴”白山药为主及销售为一体的专业性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邱书汉是辛店村人,自己种植五六百亩,甚至还沿着滹沱河流域到外乡或者外县去承包土地。


元龙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白山药的种植生产过程中,实施八个统一模式:统一生产计划、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认证、统一指导服务、统一加工销售、统一编码标注、统一质量追溯,实现了“绿色种植基地+合作社+商超”的产销联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成为白山药行业中的领导者。


为保障品质,合作社生产的每盒白山药都贴有“质量追溯码”,从餐桌上的佳肴到产品种植产地,全程可追溯。2012年2月,合作社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圆隆”牌白山药从此亮相市场,并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


元龙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出售的“小白嘴”白山药深受北、上、广、天津等大中城市的青睐。合作社坚持以生产纯绿色食品为根本,并于2011年10月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荣誉证书,是河北省同行业中唯一一家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的合作社。


目前,辛店村近500名剩余劳动力成为了田间地头的“主角”,不用外出打工,在本村就能挣钱。一车一车的白山药被运到广州、深圳、烟台等地分销,并走进了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现在俺村可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白山药专业村了,白山药卖到了全国各地,价钱好时能卖到每斤十几块钱,一亩地就能挣一万多。”社员邱大亮满脸自豪。


2017年,1.5万斤安平“小白嘴”白山药直供全国“两会”。安平所产白山药还多次被评为中国廊坊农交会名优特农产品,还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畅销产品奖”和“河北省引智推广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新农技让山药种植破解重茬难题


种植“小白嘴”白山药虽然收益高,但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重茬连作,连作会导致大部分绝收。一茬过后要经过数年的修复才能复种。这就严重影响了规模种植,同时也提高了承包土地的流转成本。


很多种植户选择外出租地种植白山药,但是这给农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解决白山药连作障碍难题,2019年2月,安平县政府与河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河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专家到安平开展白山药种植技术培训,并在安平镇刘疃村、程油子乡后刘兴村等地设立了4块科技试验田,分别建立白山药连作障碍试验田,全程进行技术指导。


李建普就把合作社承包的十几亩地拿出来供给教授试验。去年10月份,终于试种成功。“重茬地终于长出山药来了,也没有病虫害了,虽然亩产只有三千来斤,但是今年教授们打算再试验一年,除了抗重茬,还增加了增产技术。”玉参白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业务员李宁说道。


近日,当我们走到李建普的合作社时,这里已经种了将近100亩的山药,其中今年供给教授试验的已达到六、七十亩。“如果今年在这地里还能种出山药,而且产量可以跟上来,那我就可以接着扩大种植面积了。”说道这,李建普难掩激动之情。


如今,当地山药种植户正期待着今年冬季收获、挑拣、运输的忙碌场景。“长达190天的生长周期,是‘小白嘴’白山药不断沉淀、浓缩糖分的有利因素,如果能解决重茬种植这个大问题,而且还能增产,那对我们种植户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呀!”邱书汉说道。

邱书汉和他的小白嘴白山药

“电商+消费”模式为“幸福”下单


2016年以来,安平县委、县政府不断推进扶贫资本资产管理,完善扶贫资本资产收益分配机制,保障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投资200万元用于白山药产业扶贫项目,白山药项目年收益能达到16万元左右,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贫困户公益岗工资,进行差异化分配。


其次,各个合作社也积极发挥社会作用支持扶贫工作。“我们合作会优先收购贫困户的山药,而且价格比普通价格会高出1到2毛。”李建普说道。


今年以来,安平县又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形势,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受众多、传播快、影响大、推送精准等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电商+消费”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户销售山药。


随着白山药在全国范围的热销,安平人的眼界再次变得开阔起来,很多人开始研究“白山药”的衍生产品。比如安平滹沱河畔的梦园公司利用“白山药”为主要原料,致力于生产绿色健康无糖烘焙产品,打通了安平一、二、三产业链,把安平特产“小白嘴”白山药为原料粗粮细作成白山药桃花饼、白山药素面、白山药营养羹等系列产品。该公司走“小而特”的差异化经营策略,深入研发和创新让富裕村品牌成为中国白山药休闲食品健康产业的新标杆,并为了传承祖辈的食文化准备建设一个观光工厂,用优质的原料让顾客DIY制作各式美食。


去年10月26日,县发改局与县农业农村局、县宣传部、县供销社及电视台、石家庄新农人电子商务职业培训学校、安平县白山药协会、元龙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润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隆重召开了安平县白山药采挖节,新农人负责人利用网络直播形式,售卖白山药。当日销售白山药20万斤,销售利润的20%用于贫困户增收分红。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户,一头连着市场。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从“素面朝天”到精致包装,从粗放管理到绿色生产……消费扶贫有效促进了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经营。


“消费扶贫区别于救济式扶贫,把爱心行为、慈善行为与消费等经济行为有机结合,把单向受益扶贫转化为双向受益扶贫,将极大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县扶贫办负责人贾盼珣期待,更多人行动起来,参与消费扶贫,为幸福“下单”。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安平县扶贫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