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是一种新型的扶贫模式,指的是依托电子商务业态,帮助贫困地区人口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宣传,或者是通过互联网购买生活用品,提供的一系列信息、技术、资金等精准服务,达到提高贫困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提高贫困地区的脱贫率的目的。
今年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安平县在抓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的同时,紧抓电商平台搭建、农产品上线等工作,依托电商平台,组织实施社会购买、渠道畅通、质量提升等重点工作,动员社会各界购买贫困人口产品和服务消费、大力拓宽贫困人口的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全面提升贫困家庭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积极构建“电商+消费扶贫”新模式,推动全县贫困人口的产品融入周围集贸市场附近超市,加快推进电商这一新兴业态在农村扎根,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完善的组织结构激发脱贫“内驱力”
2019年10月26日,安平县白山药种植示范园区内敲起了喜庆的锣鼓。白山药采挖大赛、以白山药为主料的厨艺展示等活动精彩热闹。
这是由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县电视台、石家庄新农人电子商务职业培训学校、安平县白山药协会、元龙合作社、润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安平县第一届白山药采挖节。该届采挖节,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实卖商城以年度最大力度的折扣通过现场售卖及网络直播下单的方式销售白山药。据统计,当日销售白山药20万斤,销售利润的20%用于贫困户增收分红,为种植户丰产又丰收助力,有力地推动了消费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2019年,安平县出台了《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方案》,以消费扶贫行动为抓手,以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稳定脱贫成果为目的,以促进扶贫产品稳定销售为重点,积极推动消费扶贫工作,形成了深厚的消费扶贫氛围,为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健全的基本组织和完善的基本队伍能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
为此,安平县成立了以副县长崔长友为组长,以县发改局、县扶贫办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以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县工商联、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商务局为成员的消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消费扶贫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建立了消费扶贫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动员和宣传,引导各机关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消费扶贫活动。
县财政单位利用预留额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10余万元。
县农业银行购买了来自贫困县饶阳的农产品160黑花生、大豆面等合计4478.5元。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各种形式安置就业扶贫公益岗102人。
县发改局在得知大子文村五保贫困户种植的白山药出现滞销问题时,第一时间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发起了消费扶贫行动,在活动中共帮助贫困户销售白山药3890斤,帮助贫困户增收9725元。
各帮扶队员利用进村入户帮扶的机会,帮助贫困户销售核桃、苹果、小杂粮、白山药等农产品,帮助贫困户种小菜园,并自费采购贫困户部分蔬菜,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2019年8月份,县商务局与石家庄市新华区新农人电子商务职业培训学校合作,在安平县前大寨村,组织了两次采摘扶贫活动,共帮助3户果农销售苹果10000斤,其中帮扶贫困户陈广聚采摘销售自家种植的苹果共计1000斤,为其增收1500元。
电商培训活动提高扶贫水平
为发挥电商的更多优势,安平县不断强化电商扶贫队伍,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具体表现为: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进村入户帮扶培训,共举办集体或单人培训75场次,405人次。通过培训帮助11户贫困户开设了淘宝、微商网店,65户贫困户利用“好货日报”返利平台实现增收。
电商扶贫,是运用互联网手段实现农副产业与市场的精准对接。这不仅需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还需要畅通物流网络,增加农村电商网点,搭建起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快速抵达老百姓餐桌的桥梁。为此,安平县与圆通、中通等快递公司合作,打造农村产品电商供应链,提升农村电商网络节点的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的农产品网销上下游服务链。
推动电商扶贫,更要有人才支撑,有计划地对农户进行电商培训,帮助他们提升互联网技能。为此,安平县积极开展电商扶贫服务主体培育活动。自2019年以来,该县共开展了3种形式、274场次、4486人次的电子商务培训工作。一是开展乡镇集中培训。针对乡镇扶贫主管领导、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合作社等人员,进行乡镇集中培训,共计11场次、407人次。二是对村级服务站负责人进行培训。针对村服务站站长进行了103场次、108人次的入村培训,了解和记录村站的运营情况,现场解决村服务站站长电脑及平台实操问题,推广“好货日报”APP盈利模式等,提升村服务站站长的运营盈利能力。截至目前,通过“好货日报”APP完成电商交易额68032.77元,获得佣金2889.67元。三是创业专题班培训及店铺孵化,共进行28场次、695人次的淘宝店铺运营和PS视觉设计的专题班培训,以及16场次、19人次的店铺孵化,解决学员店铺问题51个,帮助学员有效提升了店铺运营能力。
此外,安平县还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扶持了一批有发展前景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支持“电商+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和“电商服务站点+贫困户”的直采直销模式。
今年1月,安平县积极对接了河北省新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以及超级村长电商扶贫平台,挑选5家特色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组团参加了“2020农特产品扶贫推介会暨河北首届电商直播选品会”,现场达成采购意向10万余元。
今年4月1日复工以来,安平县联合石家庄市新华区新农人电子商务职业培训学校,开展了深入企业(合作社)、帮扶培育做直播的工作,帮助企业(合作社)拍摄了特产宣传短视频,上传到超级村长快手平台进行播放,并联合进行了两场直播推广和特产销售。通过超级村长的快手直播和快手小店,销售小白嘴白山药、蜜薯干等安平特色农产品5000余元,带动贫困户增收1000余元。
同时,该县充分挖掘贫困户的优质农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安平县特色农产品有很多消费人群的原因是它靠着品质打出的品牌效应:京安牌种猪商品猪、大红门牌猪肉、安平白山药(国家地理证明商标)三个国家级品牌;“耕耘牌”白山药和“果驰”牌葡萄等无公害农产品;“圆隆牌”绿色农产品白山药;“格润”有机富硒黑小麦和“康寿源”有机农产品杂粮、小麦……
电商+消费 全力打造扶贫新业态
今年5月16日,中国安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安平县特色产品直播展”,聘请了50余名网红达人在快手等平台直播推介安平县贫困户的农产品和丝网产品、大红门猪肉制品、麦萨面包、杨屯油菜花蜜、油菜籽油、老家食品、白山药等特色产品,此次活动安平县融媒体中心进行了全程直播,观看量达到了300多万人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介作用,县委书记范庆法、县长曹向东和主管扶贫工作的副县长崔长友都亲自参加了网络带货活动。
“它肉质细嫩、口感甜糯,是具有较高保健价值和营养价值的药食同源植物……”6月28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河北频道好货代言栏目,崔长友正在助农公益视频介绍安平小白嘴山药。
这是安平县政府主动适应今年疫情防控形势,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受众多、传播快、影响大、推送精准等优势推出的一系列活动。
为更好推介贫困户农产品,安平县出台了《电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由县扶贫办、商务局、电商协会共同打造了“善购网”电商扶贫平台,整合县域特色农副产品大红门猪肉系列产品、油菜花系列产品、麦萨系列食品、老家农场系列面食、白山药、小杂粮、蔬菜、水果,以及贫困户自产的农副产品等,建立网上商城;发动机关单位食堂、单位工会,倡导企业、饭店等,积极购买县级扶贫产品;善购网电商扶贫平台拿出销售额的2%-5%用于贫困户增收。
安平县积极组织各大商超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设立了扶贫产品专柜,线上线下结合,面向大众销售扶贫产品。
对于下一步计划,安平县扶贫办主任贾盼珣目标明确:“我们将积极推进县级扶贫产品认定,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强化扶贫产品的质量检测,加强扶贫产品的宣传推介,不断拓展电商销售渠道、提高销售能力,培养电商应用习惯,最终实现扶贫产品电商销售、贫困户增收致富、消费便捷实用安全放心、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等多方共赢。”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安平县扶贫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