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端午节的临近,粽子消费市场逐渐升温,不少宾馆、酒店等餐饮服务单位也自制粽子进行销售。广大消费者怎样才能吃到安全放心的粽子?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特发布端午节餐饮食品消费警示。
一、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粽子。最好去正规的超市、商店购买粽子,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是否齐全。查看包装是否完整或真空包装是否漏气胀袋、散装粽子是否变质。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千万不要贪便宜或者图方便,随意选择一些无质量保障的流动摊贩购买,以免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维权。
二、网购粽子等端午节食品需谨慎。消费者要选择正规的网购平台和信誉度高的网店购买,不要被网上“低价”“优惠”“特惠”等五花八门的促销宣传所迷惑,网购时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
三、谨防使用化学物质制作的粽叶。为保持粽叶鲜绿好看,一些商家或餐饮单位采用化学染色手段,在浸泡粽叶时,违规加入了硫酸铜和氯化铜,让已经失去原色的粽叶返青,使其表面光鲜、色泽鲜绿,长期或大量摄入,可能会导致铜元素蓄积于肝脏,引起铜中毒。消费者在购买粽子时应注意辨别,不要追求粽叶色泽漂亮,粽叶颜色陈旧偏暗更自然、安全。
四、正确贮存、加工、食用粽子。对于真空包装类、速冻类粽子或其他食品,购买后按照标签所示方式保存,并按照标示食用方法加工食用。新鲜粽子每次要少量购买、及时食用,剩余的粽子应及时冷藏或冻藏。真空包装的粽子开袋后同样需要及时冷藏或冻藏。生熟食品分开贮存,打开的粽子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过2小时。食用前应洗净双手,冷藏或冷冻过的食物,要彻底加热,吃剩的食物不要反复加热,不要食用已发酸、发苦或口味不正的食物。
五、餐饮消费慎重选择。消费者就餐或网络订餐时,要选择证照齐全、环境干净整洁、食品安全监督量化等级较高的餐饮服务单位。不吃生食海产品,不吃感官异常或未烧熟煮透的食物,慎重选择熟卤菜、凉菜冷食等高风险食品。就餐时,应主动索取发票等就餐凭证。若发现食物异常,要立即停止食用,注意保留剩余食物、维持原状。
编辑:刘燕
来源:大河健康报原标题:购买粽子 别图粽叶颜色鲜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