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最难忘的一个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国蔓延,医院职工全部取消休假正常上班。2月9日上午,正在隔离病房工作的我接到领导打来的电话,要去支援武汉。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心情:激动、迷茫、也有不安。让人激动的是,我终于可以为武汉为国家做点儿什么了;迷茫是不知道武汉到底是什么状况,去了以后又会是什么样子;不安是知道只要去就肯定会有危险,也不知道该怎么和父母交代,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理解,毕竟这真的是去拼命。
匆忙地同隔离病房同事告别来到门诊楼五楼的会议室,与其他两名队员集合后,院领导以及县领导为我们举行了出征仪式,从头到尾,我的手都在抖。一瞬间,朋友圈被我们出征的照片刷屏了。我拿出手机,给嫂子打了个电话:“嫂子,我要去武汉支援了,你告诉爸妈,让他们别担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嫂子沉默了一会儿说:“一定要做好防护,好好照顾自己。” 知道家人的担心,我不敢直接给妈妈打电话,因为不想听到妈妈的哭声,后来老妈知道以后对我的工作表示了理解和支持。来不及回家吃顿饭,简单收拾行李,我们出发了。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月9日22:20,我们登上了去往武汉的飞机。在飞机上,我深刻地写下了我的留言:面对一切未知,我们义不容辞,17年前的“非典”,医护人员保护我们90后,17年后的今天,疫情面前,我们90后保护大家。我们定不辱使命,平安归来,愿每一位白衣天使都能平安回来。2月10日凌晨1点,飞机降落在了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我想象不到往日的武汉天河机场是有多么热闹,此时却像空城一般。
2月12日接到通知,我们被分配到了武汉市江岸方舱医院(江岸区塔子湖健身中心),专门负责接收轻症患者。2月14日凌晨12时半,从酒店出发,我们衡水19人组成的团队第一次值班。凌晨两点到早上八点,这也是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这么多患者。到了更衣室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眼前就已经一片模糊了,护目镜上都是雾气。因为后半夜会冷,穿的衣服比较多,防护服不透气,还没进舱我的衣服就已经被汗水浸透了。接班时间到了,我们依次沿着清洁区、半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眼前的场景让我震惊,我没见过这样的医院,同一空间内这么多患者。床与床之间依次排开,目测间距约为1米。我们5个人一组,在A区负责108张床位。
赵雪莉(前)在为病人测量体温。
这是我第一次“全副武装”工作,还没一个小时就开始感觉有点呼吸费力、恶心,我赶紧转移注意力,调整自己。工作中,大家彼此之间也会互相帮忙照顾,因为穿成这样别说工作就是走路都不容易。第一次在这里值夜班,我的最大感受是煎熬和难受,当我们一层一层脱掉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的时候,一股新鲜的空气扑鼻而来,深深地吸一口感觉好开心。这个夜班,从出发到下班整整10个小时。
赵雪丽在询问病人病情
虽然我们是“负重”工作,更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因为我们的患者更需要关怀。方舱医院的护理工作很特殊,除了常规的查体、量体温等诊疗之外,我们更重要的工作是患者的身心护理,因为患者中有的家人被隔离、有的失去家人,这里的患者也是没有家属陪伴的。2月16日早上八点,第二次进舱,正常的交接班之后有个患者过来要口罩,她走以后,组长告诉我,她的老公现在在重症病房,要时刻关注她的情绪。为了不让她情绪低落,我们几个护士鼓励大家一起运动,让大家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鼓舞大家,一起加油。看到她们对战胜疫情充满了信心,我从心里感到高兴。她们也很愿意和我们交谈,聊天,像家人一般。
赵雪丽(前者)在给患者发放午餐。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优化,方舱医院的制度越来越完善,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我们实行一对一帮扶计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帮扶患者。我的帮扶患者是姚阿姨和文阿姨。文阿姨一直心态都特别好,每次过去看她我们都要唠唠家常,她也时常叮嘱我要保护好自己,她对我就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让我身在异乡,也觉得格外温暖。姚阿姨是个不太爱说话的人,性格比较内向,我上班下班都会找她聊聊天,问她有什么困难,她每次都说:没事儿的赵护士,你们本来就很辛苦了,我不想麻烦你们。我说就是来给你们解决困难的呀,能帮助你们我很高兴。这样她才告诉我,她晚上睡觉总是会出汗,因为方舱医院条件有限,不能洗澡,她的皮肤都抓破了。我找医生给她开了外用的药,又把自己的新衣服给她带了过去。姚阿姨给我发信息说等疫情过去,要和我一家人做亲戚,让我特别的感动,在这个饱受病毒侵害的城市,却到处都充满了爱和美好。2月25日,我们的第一批患者顺利出舱了,高兴中夹杂着不舍,看到她们出舱我们的努力也总算没有白费。
在方舱医院作交接班记录。
3月8日,第110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如期而至。今天也是特别值得庆祝的一天,武汉江岸方舱医院顺利休舱了,河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取得了初步胜利,经过26天的不懈努力,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治愈出院患者零回头的目标。二十多天的共同奋战,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赢来了这场战疫的阶段性胜利,这一刻,让我也深深明白了“战友”两个字的含义。
回到酒店,看到后勤杨主任给我们准备的鲜花和美味的肯德基,还有酒店为女神们准备的小甜品,大家又亲自动手包饺子,一起庆祝这美好的一天。吃过晚饭,收到了文阿姨的信息:你们都休舱了吧,是不是快要回家了?以后一定要记得来武汉啊,我一定要去接你,好好带你玩,我以后就拿你当我的女儿一样。看到阿姨的这段话,我的眼眶又湿润了,我告诉阿姨,以后武汉就是我的第二个故乡了,一定会经常来。
这次疫情,我们作为支援队伍听到了太多的感谢。但我也想和这座热情的城市里亲切的留守人道一声谢谢!谢谢大家为我们的后勤保障做出的所有努力,谢谢您们在奋战了这么久的情况下不知疲惫的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酒店里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忙碌着,暖心的小举动数不胜数,无论哪一层都能看到备用的清洁用品,无论何时都能吃上一口热乎儿饭的大保温柜,细心的帮我们改善伙食,周到的为我们做好消杀工作………数不完的感动,道不完的感谢,都让我深深的爱上了这座城,爱上了这座城里的人。
3月8日休舱以后,我们一直在休整待命。一直以为我们还会有更艰难的挑战,结果等来了我们要撤离回家的消息。一时间,仿佛到处弥漫着离别的气息,拍合影,举行送别仪式,收拾行李。虽然大家都说很想家了,但是更多的是担心和不舍,放不下武汉和这里的人。3月17日下午,江岸方舱医院的凌院长和江岸区的领导为我们举行了送别仪式,我站在台阶上,看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路人,默默的流泪,武汉,一定会好起来的。晚上吃过晚饭,我们衡水第三批的医疗队员把我们所住酒店的16楼,全部收拾干净,又进行消杀,希望能给酒店的服务人员省下一些麻烦。
一夜未眠,3月18日凌晨四点,大家开始收拾东西下楼了,走到一楼大厅发现有几个志愿者在为我们准备小礼品,他们应该很早就来了吧。五点多收拾好东西,我们就坐上了去往天河机场的大巴,车子启动前一位阿姨跑到了大巴上,她说:“我是武汉的一位市民,感谢你们白衣天使,感谢你们对我们的帮助,祝你们一路平安,感谢你们。”看到这情景大家都哭了,我忽然想起了那句歌词: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大巴出发了,交警为我们护航,马路两旁的志愿者都在和我们挥手告别。大家一边说着一路顺风,一边流着泪……很快我们的大巴到达机场,今天的天河机场和来时简直大不一样,此时的天河机场热热闹闹,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控制不住的流泪,一个多月的努力,我们看到了成果。武汉,终于好起来了,武汉人民终于迎来了春天。
今天的登机牌是一辈子最有纪念意义的一张登机牌。航班是胜利号,目的地是美丽故乡,日期是抗疫胜利日,座位是VVIP,舱位是功勋舱,登机口是凯旋门,始发站武汉。这张登机牌我一定会珍藏一辈子,多年以后再拿出来看看,一定会为我的勇气和职责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在登上飞机的那一刻,那种难以表达的不舍都化作了眼泪。2月9日时,在飞机上乘务长说:等任务结束,我们再来接你们回家,今天他们做到了。3月18日上午10点20分,我们到达了石家庄正定机场,享受了民航界的最高礼仪“过水门”,代表接风洗尘,下飞机后满是欢迎英雄回家的条幅,还有那么多的摄像机,我真的被吓到了。从下飞机一直到衡水泰华博悦酒店,我一路上都是恍恍惚惚,那么多的交警开路,保驾护航,一路绿灯来到酒店,经过的每一个路口都有交警在致敬。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英雄,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只是换了个地方工作,做了我们应该做的,而且在疫情期间,也有很多人坚守在一线,更有那些默默奉献的志愿者。我们做为一名医护人员,做为一名中国人,国家有难,又怎能袖手旁观。
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回到我的工作岗位,有了这次的经历,我会更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护理好每一位病人,我会用我的正能量感染身边的人。
讲述人:赵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