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5日13点20分,我和重症医学科马玉洁、透析科副护士长刘志霞分别收到护理部主任李雪老师的紧急通知,我们仨作为河北省第四批、衡水市第二批、故城县第一批驰援武汉护理人员,即刻出征湖北。


出征湖北(中间为王健)


我们三人迅速整理个人物品,14时整准时到达医院,携带院领导为我们准备的珍贵防护物资、生活物资,带着院领导班子的殷切嘱托,几经辗转于20时到达石家庄站,准时登上终点站武昌的列车。8小时的车程中,复杂的心情里,有忐忑、有期待、有自豪!2月6日凌晨4时30分,顺利抵达武昌!此刻,淅沥沥的小雨一直伴着我们前行的脚步!


省卫健委的领队老师徐卫华帮我们安排了住宿,短暂几个小时的休整,开始领取分发生活物资,吃饭。15时准时四楼会议室集合开会。接着为期两天的培训学习,熟悉岗位职责等等,我们每个人都在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状态去迅速适应南方的天气和饮食习惯!随后进行了分组.


武昌方舱医院是第一个收治患者的方舱医院,于2月5日晚间正式投入使用。河北支援湖北第三批、四批医疗队队员在开舱首日作为首批首班进入医院,独立承担起护理任务。2月6日凌晨,河北队首批首班在A舱区上岗。2月8日23时50分开始准备所需的防护物品,零时30分准时集合出发,我们8个人踏上武昌方舱A区的专车!一张张脸上洋溢着坚定的微笑!一句句“加油”的口号伴着我们走在武汉的黑夜中。


到达指定地点领取物资,去清洁区戴帽子、戴口罩、穿隔离衣、戴手套、鞋套、防护服、护目镜。一层层繁琐而救命的步骤,我们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每个人都严谨的按照操作规程做好防护,被层层紧裹的队员彼此都认不出对方,大家就在防护服上作标记。


穿上厚厚的防护服


武昌人的勇气是你想象不到的,大部分患者的态度都是特别积极、乐观的。我负责的一位患者,印象特别深刻。第一天上班的时候,这个大叔特别配合我们,自己吃药、洗漱、打水,什么都不用我们帮他,只为了减少我们的工作量,能让我们歇一会。对我们来说最温暖的就是患者的理解和关心,很多患者都会对我竖起大拇指,或者搬过椅子让我们歇一歇。此后不久,这位患者痊愈出院。大叔高兴地说:“今天是我儿子的生日,非常感谢你们,放下自己的亲人来支援我们。等疫情结束时,我请你们吃饭。”我激动地说道:“太好了,今天您可以为儿子过生日了,一家人可以团聚了!”


当我们的患者焦虑烦躁,情绪不稳定时,我们首先要及时解决患者所存在的问题,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让患者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这对他们战胜病魔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根据患者收治需要,河北队于11日晚间又抽调队员,承担了B舱的任务。而我们三个人有幸成为首批进入B区开展救治任务的工作人员,直到13日早8时,河北队全体队员从A舱撤出转战到B舱开始独立承担B舱护理任务,舱内患者多达281人,平均每位护理人员负责50余名新冠患者。


每天都要认真做好交接的工作(左为王健)


随后我们迅速熟悉掌握工作流程、巡视病人,解决患者的问题,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给患者分发早餐、药品、抽血……在备班之余,我们主动请缨跟随队伍中的领队去武昌站搬运物资。来即战,战必勇!我的两位女同事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同志就少搬运物资,她们说,在这场战役中没有性别之分,我们都是战士!


随着治愈出院人数增多,自2月27日开始,B舱区住院治疗的患者就降到了200人以下。河北支援湖北第三、四批医疗队队长陈玉娟告诉我,根据患者收治情况,鉴于B舱区条件相对较差,在2月29日启动了B舱区关闭工作。154名患者分别转至A舱和C舱。2月5日以来,河北支援湖北第三、四批医疗队收治并护理患者619人,已治愈出院240余人。


胜利在望(中为王健)


到3月10日下午武昌方舱医院宣布休舱!作为最早开舱、最晚休舱的武昌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1124人,它的关闭宣告着武汉14家方舱医院患者清零,全部休舱!


听到宣布休舱的那一刻,我不禁哽咽。武汉生病了,但她坚强、奉献、热情、勇敢,有国家、有同胞,有我们大家战友的共同努力,拼了命地向前冲!现在的她正在慢慢地恢复健康,顽强的姿态,怎能不让人动容!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武汉以“一日一方舱”的进度,先后建立14家方舱医院,大大缓解了武汉医疗资源紧张的难题,更重要的是方舱医院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出院患者零回头!我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我们积累了方舱医院的经验,也亲身体会到了中国的速度和力量!这将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经过此次抗击疫情战役的洗礼,相信在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会更加的团结协作,着眼大局、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做一名更合格更优秀的医疗工作者!

 

讲述人: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