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按照国家、省、市安排部署,衡水医护人员闻令而动,主动请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


自1月26日起,衡水市先后派出五批医护人员共68人,分别奔赴武汉市第七医院、金银潭医院、江岸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以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雷神山医院,他们用行动谱写出一曲曲壮丽的白衣天使赞歌。

……


衡水支援湖北第一批医疗队。


68名队员 闻令出征

疫情来临时,医护人员也属于非紧急避难职业。在这场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全国4.2万余名医疗队队员背井离乡,奔赴湖北疫情第一线……

1月26日,在衡水市人民医院的医护工作群中,一条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紧急召集令发出后短短几分钟,就激起了全院医护人员的斗志,“我报名去武汉”“我也报名!”“我是党员,我先上!”自此,掀起了衡水市医疗力量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序幕。

“我年轻,有的是力量和精神头儿。”“90后”田鹏,是衡水市人民医院初级检验师,虽是年轻辈儿却是科里最早报名的一个。出发前,他把父母和两岁的女儿托付给娇弱的妻子,叮嘱她:“照顾好家,我去去就回。”

衡水市三院护士武威,是瞒着父母上的列车。刚到武汉,看到同行队员和家人通话她就红了眼眶,“我爸妈以为我还在衡水防疫一线,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说。”就这样,一直瞒了十天,直到母亲觉察,她才放下了心中的忐忑和惦念。

衡水市四院心内科护士长代金占,是首批队员里面唯一的“70后”,也是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战斗的一名老战士。召集令一出,他也即刻请战,他说:“我不来,别人也会来,我是党员,难道不应该比别人早一步站出来吗?”

深州市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刘俊环,有8年重症临床工作经验。疫情发生后,她把两个年幼的孩子送回唐山婆婆家,多次主动请战,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支援湖北医疗队。她说:“病房是医务人员的战场,救护伤患是我的责任。”

……

68名医疗队员,闻令出征。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他们抛下儿女、父母以及丈夫、妻子的身份,一往无前。他们挺身而出的样子,像极了身披铠甲的勇士,他们出征时的坚定,正是我们克服灾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衡水支援湖北第二批医疗队。


这场生命保卫战 行动是最好的答案

衡水市卫健委在全市市县级医院抽调的支援湖北医护人员中,既有重症科及呼吸科等专业的护士、护士长,亦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以及主治医师等。他们因为多年来在本职工作中的专长和出色表现,被优先抽调到了武汉医疗一线。

重症组是感染风险最高、最危险的地方,这里收治的都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这里是生与死对决的火线。武汉市第七医院医疗条件相对落后,但门诊量最高的时候达到了1600人,承担了武昌区三分之一左右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而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作为武汉传染病定点医院,亦被称为武汉疫情“风暴眼”。衡水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14名医护人员,他们抵达武汉后,就进驻了这两家医院,作为衡水支援湖北医疗队里的“尖刀团队”,他们的强度最高、工作时间最长,用血肉之躯为患者捍卫起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在最初抗击疫情的日子里,因为一线防控物资紧缺,为了节省防护服,衡水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们每次穿上防护服后,都要坚持将近十二三个小时不吃不喝,每次从病房出来,大家都处于脱水的状态,因为超负荷的医疗工作,有的队员来不及吃饭,就已经困倒在卧室内。由于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一直不确定,一直在不断的更新完善,队员们经历了与病魔最艰苦的抗争过程。
  
哪有什么生而英勇,只是他们选择了无畏与担当!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讲: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鲁迅先生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哪有什么生而英勇,在衡水医疗队队员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在疫情面前,逆行而上的无畏和担当!

检验科因为要直面病毒样本,还要抵抗气溶胶可能带来的传染风险,可以称之为“最危险的地方”。在武汉市第七医院不足5平方米的检验室中,为了给患者争取治疗时间,田鹏凭借多年的检验技术,再动脑筋,提高样本检验速度,将原本30分钟的检验流程缩短到不足2分钟,8个小时的时间,他像机器一样分秒必争,完成着对260多个样本的检验。面对繁杂的检验任务,他说:“一个样本就是一个生命啊!”

在医疗一线抢救病人过程中,情况紧急的状况经常出现。吴建朝、王艳磊、谢爱静等医护人员为了抢救患者,在来不及做防护的情况下,冲上前去为病人插管、急救。事后,他们想到的却是“若感染了会不会影响工作?”还有衡水市人民医院的呼吸专业主治医师齐娜,在27分钟时间里,凭借高超的医术和多年的诊治经验,将一名危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在武昌方舱医院工作的“老大哥”苏艳文,是景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患有高血压。穿上防护服进舱,他感觉十分憋闷,动作也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然而,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告诉自己要坚持,“你一定行。”就这样,逐步适应了舱内工作。

一幕幕催泪的画面,一句句感人的话语,让武汉人民看到这支拥有“衡水”这个共同名字的队员们坚不可摧的精神和力量。

衡水支援湖北第三批医疗队。


医者仁心 向武汉展示衡水医护的大爱和担当


这些天来,衡水医疗队的队员们秉承医者仁心,俯身一线,竭尽全力地救助患者,向武汉人民展示着衡水医护人员的仁爱和担当。

在武汉金银滩医院里,衡水市四院护士郭文昊除了基本的医疗工作外,还要为患者喂水喂饭,被他感动的患者们纷纷在他的防护服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在武汉市第七医院,衡水市人民医院副护士长谢爱静认识了一名与自己同岁的女患者。不幸的是,女患者的丈夫和孩子也相继确诊,得知她病情加重,谢爱静一边拼尽全力的抢救,一边眼含热泪地握着她的手,为她鼓劲儿,鼓励她要活下去。

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衡水市二院急诊重症科医生孙涛耐心地指导与呼吸机配合不佳的患者老张,在教他调整呼吸的同时,根据情况调整机器参数。老张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后,对他竖起大拇指。

在武汉市武昌方舱医院支援的衡水市五院护士、衡水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张宏亮,率领着李森、齐宏国、郭珊珊、陈晶等15名衡水队员,坚守在B病区,在他们悉心的护理下,该区域率先实现了休舱。

故城县医院心内二科医生任运达,帮助一位肺部感染严重,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翻身叩背,还指导其儿子必要的护理知识。父子二人十分感动,患者的儿子满眼泪水地说:“谢谢您,远道而来的衡水大夫。”

“有了你们的帮助,我才能这么快战胜病魔!”一名患者在出院前,激动地对衡水市二院护士谷俊丽、马春爽说。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患者与她们拍照留念,说一定要把她们的模样牢记在心里,一生一世也不忘。

“要注意看好血滤机,这个应该这样操作……”李振兴,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ICU副护士长,有着13年的重症ICU工作经验。在武汉市第七医院的重症病房内,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处理医嘱、分药换药、联系协调……几乎没有过片刻停歇。当其他队员都开始轮休,他又主动放弃轮休,指导前来增援的队员。他说,“胜利就在前方,疫情不除,我不退!”坚定的话语掷地有声。

在雷神山医院里,由衡水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童莉带领的衡水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自3月16日起,作为最后一支医疗力量继续在武汉进行医疗援助。天气转热,身穿厚重防护服的队员们一动就是一身汗,为了不让眼镜起雾影响工作,即便有休息椅,队员万利一刻也不敢停下来歇一会儿。

衡水支援湖北第四批医疗队。


年轻的脸庞 青春的力量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服装,就要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搏杀……”在这段不寻常的日子里,这些话语不时地被人们提起。

“武汉,我们来了!”从衡水出发的68名支援湖北医疗队员中,共有23名“90后”队员。他们第一次将头发剪这么短,第一次穿上成人尿不湿,第一次给患者喂饭、喂水……这些“90后”诸多的“第一次”,也是无怨无悔的“逆行”印记。

在江岸方舱医院,安平县医院护士孙帅帅和同队的两名女护士为了防止传染,便于开展医护工作,到达武汉后,一起舍弃了长发剃了光头。

在武昌体育馆方舱医院,“90后”大男孩李森一边忍受着眼罩过敏引起的红疹疼痛,一边坚守在阵地上。李森说:“通过这次支援湖北,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信念——救死扶伤!在这场面对疫情的战役中,没有年龄分别,只有肩负责任和使命的医护工作者!”

衡水市四院的王瑞,是武汉市七院的重症二组里唯一的男护士,热心的他把所有的重活都揽到自己身上,成为“神仙妹妹”团队里的暖男。

这些“90后”,用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然成为了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成为了国家的希望。在他们年轻的脸庞上,我们看到了青春的力量,也看到了使命的传承。

衡水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


英雄凯旋 驰援经历终身难忘
 
3月18日,在家乡人民日思夜盼中,终于迎来了衡水支援湖北医疗队首批队员的返程。家乡以最高规格的礼遇迎接英雄凯旋。


许多队员们看到隆重的迎接场面,不禁热泪盈眶。“从来没有像此刻,因为选择医护这个行业而如此的自豪!”安平县人民医院护士孙帅帅激动地说,这次经历,也将成为她今后医护生涯中最坚实的力量源泉。


回眸从出征到圆满完成支援任务,在武汉的日日夜夜恍如昨日。如今,已有58名队员结束了集中休整,回到了亲人们的身边。与家人一起欣赏着家乡的如画春景,想起武汉的樱花,队员们无不感慨:“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这同一个春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