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兴(右一)和他的战友们


2月3日       

在武汉抗击疫情   衡水四院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来到武汉第八天了,历经几日绵绵阴雨后,迎来了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我想这也许就是胜利前的曙光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衡水四院来到武汉的五位兄弟已经全部进入工作状态,在各自的战场上用青春和热血,为打赢抗击疫情这场硬仗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刚接到通知时,院领导班子对我们非常关怀,四院党总支书记王韶华,院长国义民都来送行,叮嘱我们要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及四院人的吃苦耐劳救死扶伤精神,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并让我们做好防护,保重身体,平安归来。来到武汉后,他们也会打来电话询问我们的工作情况与生活情况并一再叮嘱。


我和代金占分到了重症监护室,王瑞、陈静、郭文昊被分到了感染性疾病科。


“我们充分体会到了患者的苦难与前线医务人员的不易。层层的防护用品、N95口罩、防护面屏让人呼吸困难,经常一项操作下来大汗淋漓,有种体力透支的感觉。但我想,在这里是来支援的不是添乱的,一定要挺住。我就慢慢呼吸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平稳下来。”这是陈静与郭文昊两个人在日记里提到的一段话。


王瑞是我们当中最小的兄弟,今年才26岁。昨天早上八点进入病区,到下午五点才走出来,中间只有吃饭时间能歇息片刻。一天工作下来,这个威武雄壮的“小老虎”变成了一只累坏的“小猫”,回到宾馆一头扎进床铺中,分分钟秒睡,连晚饭都没吃。


代金占作为我们的老大哥,在重症负责外勤工作,工作兢兢业业。为了保障物资供应,他利用休息时间和医疗队的后勤人员到机场搬运物资。每天对我们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例行检查,事无巨细,关怀入微,是一位真正的“老大哥”。


前几天我的鼻梁和脸部皮肤被防护用具压伤的消息传到大后方的衡水四院总部,护理部梁平主任与刘莹莹主任非常焦急,微信中反复提醒我如何处理伤口和各种注意事项。感受着千里之外的关心,心中暖暖,力量倍增。同志们请放心,目我伤势已经好转,无需挂怀。


在这个特殊时期,广大党员干部都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经受住考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作为一位四院人,一位医务人员,一位党员,更应冲锋在前,奋勇当先。


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没有一个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没有一个春天是不会来临的,没有一个困难是不可战胜的。武汉必胜!我们必胜!


2月7日                            

昨夜武汉有雨,但我们心中有爱 


加油!


凌晨五点半,值班归来,夜里的一场生死战役,让我无法平静入眠,干脆坐起来敲下这篇日志。


昨天是抵达武汉的第十一天,我值前夜班。同往常一样,我和队友们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走进隔离病房。三个上呼吸机的重病号是我今天的重点守护对象,打起十二分精神,不容一丝懈怠!


零点十分的时候,其中一个病人突发心跳骤停,我立即呼叫医生,并为患者行胸外心脏按压,队友们也马上跑过来支援。三个人轮流进行心肺复苏,一个人负责推药及记录。


心肺复苏不仅是技术活,还是个体力活。穿着厚且密封的防护服更是让人瞬间大汗淋漓,汗水像一条小溪流过腰间,沿着大腿往鞋里钻。大家都在坚持着,经过15分钟的心肺复苏、电除颤以及肾上腺素的反复静推,病人终于抢救成功,恢复了自主心率,在场所有医护人员长吁一口气,如释重负。


超强度抢救和高度紧张过后,让大伙儿不约而同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一位娇小的女护师甚至出现心慌,坐在凳子上休息了好一会才恢复过来。我们劝她回去休息,她摇摇头咬牙又回到病床前。虽然很累,但没有一个人抱怨,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与这场疫情进行着战斗。我不知道我的病人的明天会怎样!但今天他还活着,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坚持就有希望,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


下了夜班,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清冷的街头,绵绵细雨打在脸上,难得的一丝惬意。今夜武汉有雨,春寒料峭,虽寒亦觉温暖,因为我们心中有爱,有坚持,而这份爱与坚持就是医务人员的不放弃不抛弃。抬头望去,东方已现拂晓,胜利就在前方,自当踏步前行。加油!我们终将迎来曙光与胜利。


日记作者:李振兴    高艳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