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客商与意向合作企业沟通交流。高雷 摄

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评审现场。高雷 摄

工作人员向求职者介绍招聘信息。高雷 摄

求职者向工作人员咨询家政岗位需求。高雷 摄

2025景州橡塑产业博览会现场。高雷 摄
层林尽染深秋色,百业勃发结硕果。
近日,衡水市景县在特色产业升级、人才培育引进、民生就业保障三大领域多点发力、亮点频现——从橡塑产业博览会吸引国际客商,到全国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地,再到家政兴农对接京津送岗,三项重要活动接连举办,以“产业升级、人才集聚、民生保障”协同推进之势,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橡塑博览会启幕:300余家企业共寻商机谋发展
10月17日,以“绿色智造橡塑未来”为主题的2025景州橡塑产业博览会,在景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拉开帷幕。这场为期三天的盛会,由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河北省橡塑产业协会主办,吸引了300多家橡塑企业参展,更有来自沙特、印度、巴基斯坦、埃及、马尔代夫等7个国家的20多名国际采购商到场洽谈。
作为景县特色支柱产业,橡塑产业已形成国家特色产业集群规模。副县长赵玉俊在开幕仪式上介绍,目前全县拥有橡塑生产企业2800家,其中规上企业8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液压增强软管市场占有率超40%,年生产能力达10亿标米。
此次博览会特设橡塑管业展、高品质液压胶管及加工技术设备展等特色主题展,展品范围广泛,涵盖品质橡塑管展示区、液压胶管加工技术及设备展区、橡塑制品及橡塑原材料展区等,覆盖橡塑制品、原材料、加工设备全产业链。参展人员可深度了解景县橡塑产业在智能制造、绿色材料、国际标准等领域的前沿实践。
“这次我们带来了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通过博览会这个平台获得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此行更加坚定了我们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参加展会的河北宇通特种胶管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王铁强说。
沙特阿拉伯采购商穆达西尔·汗说:“非常感谢景州,本次博览会组织得如此出色,实在令人赞叹。虽然这是我首次来到景州,但此行让我收获颇丰,不仅获得了宝贵经验,更结识了许多供应商。我诚挚邀请全球各界人士多来景州参加展会,这里汇聚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既可以实地参观考察,也能与供应商建立共赢合作。”
这场“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的盛会,紧扣景县产业转型需求、响应政策导向,既为当地橡塑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注入动力,又为国内外橡塑产业交流合作搭建了关键桥梁。
大学生创新大赛收官:528支团队竞逐“高分子”赛道
10月17日至19日,“海伟杯”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董子故里——景县举办,来自全国的参赛学生齐聚一堂,用前沿科研成果角逐创新高地。
“本届大赛共有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36所高校528支团队报名参赛,经过层层筛选,最终60支队伍站上决赛舞台。”大赛组委会负责人路建平介绍,不同于传统评审模式,本次决赛采用“线上答辩+线下评审”结合的方式:参赛学生通过线上平台清晰呈现科研成果与创业思路,评审委员会则在比赛现场集中审阅材料、针对性提问,最终结合作品成果水平、完成质量及答辩表现综合评定名次,确保评审公平与专业。经过激烈角逐,大赛评出特等奖团队一组,一等奖团队一组,二等奖团队三组,优秀组织奖一组。
来自湖北工业大学的聚氟新膜力团队荣获大赛特等奖,团队成员表示,这次来到景县参赛感到非常荣幸,也深深感受到了景县创新创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他们团队将在多功能一体化有机聚氟膜优化方面进一步探索,希望在未来能参与更多科研项目,将实验经验应用到实际中。
作为我国高分子领域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品牌赛事,该赛事自2013年起已连续举办12届,有海内外500余所高校6000余支团队参赛,覆盖师生超10万人。“希望通过这项赛事搭建产学研创深度融合的桥梁,既为大学生搭建展示创新思维的舞台,又推动了高校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为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大赛评委会主任、教育部特种功能聚集体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冯圣玉说。
“大赛与景县橡塑产业需求高度契合,不少高校团队的材料改性、性能优化项目,能为本地企业破解技术难题提供新思路。”景县科学技术局局长张海通表示,赛事也为“高校人才与县域产业”搭建了对接桥梁,部分团队已与当地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家政兴农送岗:340余个京津岗位发布,110人达成意向
“我们在衡水做家政服务8年了,不只想给大家找份工作,更想让姐妹们凭技能站稳脚跟。”10月23日,在2025年“河北福嫂进京津”家政兴农对接交流活动(衡水站)暨“湖城护工”家政专场招聘会现场,河北金管家家庭服务有限公司经理井梅热情解答求职者疑问。当天,来自京津冀的30余家家政企业携岗而来,让这场“家门口的招聘会”成为连接劳动力与京津市场的“民生纽带”。
此次活动由河北省人社厅人才服务中心、中国华北家庭服务业人力资源市场联合衡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景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景县人社局与衡水市家政行业协会具体承办。从筹备到落地,活动始终紧扣“京津冀家政人才流动”核心,现场划分企业对接区、岗位推荐区、政策宣讲区与直播带岗区四大功能板块,让求职者既能“面对面”咨询企业,也能“屏对屏”了解京津岗位动态。
现场,众多家政企业的招聘专员围绕行业前景、薪酬福利、晋升路径等问题,为求职者一一解惑。“以前总觉得家政工作没技术含量,去年参加了县里的免费培训,才知道育婴、养老护理都有专业门道。”家政从业人员赵敏说,自己现在已经拿到了家政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京津地区对专业家政员需求大,这次就想找个月嫂岗,既能照顾人,收入也稳定,比在外打零工强多了。”
据统计,活动当天发放政策解读手册、岗位信息清单2600余份,发布育婴师、养老护理员、月嫂、保洁员等优质岗位340余个,110名求职者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我们希望搭建一个‘三地互通’的供需平台,让‘河北福嫂’的技能能精准对接京津市场需求。”景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华煜表示,下一步,景县将持续深化“10+N”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围绕“河北福嫂进京津”专项行动,开展常态化技能培训、专场招聘与校企合作,既帮助家政从业者提升技能、增加收入,也推动京津冀家政行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家政兴农”真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引擎”。
从产业“引进来”到人才“聚起来”,再到民生“实起来”,景县正以精准施策勾勒出县域发展新路径,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动能。
广告
广告
广告